【长征精神】李蓉: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那些“女神”们(10)

摘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这只不过是一个刻度,一个瞬间。但对那些慷慨奔赴万里长征的女红军战士来讲,却是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她们与男红军一样浴血奋战、艰苦跋涉,克服重重困难,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请来了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李蓉教授做客宣讲家网跟我们一起回顾长征中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神”们。

主持人:在长征的过程中还有一位被称为妇女队队长的刘群先。

嘉宾:对,刘群先可以说是一位女工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从党产生的一开始就给自己提出这种任务。刘群先是奉党的指示专门做女工工作的,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长征途中她也是做群众工作,不光是女工了,尤其是打下遵义以后,当时除了省会贵阳以外,遵义是第二大城市,怎么发动遵义的工人,这个是刘群先的拿手好戏。她当时成立了一个遵义革命委员会,她领导的这些工人都参加到这个工会里面,成了我们党在遵义做群众工作非常得力的一支队伍。所以,刘群先在这方面有非常独到的地方,到了陕北以后,当时外国记者采访她就称她为妇女运动的领袖。在打下遵义的时候,她就带着工会的会员们收地主老财的财物,打土豪分田地,解决红军的给养筹款,另外也给老百姓这些粮食。

主持人:我们知道,在红军过草地时割马肉、煮皮带是很平常的事情。

嘉宾:是的,主要因为川西北高原粮食比较少,粮食多为青稞,产量很低,大量的部队到了那个地方每天要吃饭,要保证部队的给养是非常艰难的。刘群先也是经常到处搜集粮食,有的要走几里甚至几十里路才可以找到粮食,而且青稞都还没有熟,但也要全部收回来。收回来以后给当地老百姓留个牌子,说我们红军经过你们的地方收了你们的青稞,你们拿这个牌子可以找后续部队或者是以后拿着这个牌子换粮食补给你们。有的当地老百姓把牌子保存下来了,有的害怕就没有留下来,解放后当地百姓找到当地政府,当地政府都按照当时的市价赔偿。之所以红军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是因为红军真的是为人民的一支部队。所以,长征途中为什么毛泽东讲红军长征是一个宣传队,是播种机,就是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我们的女红军在中间做了了不起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