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3)

“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3)

形成“短、实、新”的文风任重道远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进改革发展大业、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采取一系列措施,下决心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所包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促进我们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变文风有重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他犀利而又易懂的语言、形象而又深刻的比喻、平实而又真诚的风格,也起到了高位引领作用。请谈谈您的理解。

陈晋:在改进文风的问题上,习近平同志高位引领,为话风文风的改变吹来一股清新之风。这是有耳共鸣,有目共睹的事。事实上,习近平同志2010年5月在中央党校发表《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讲话,就明确指出了不良文风的几种表现,造成不良文风的各种原因,改进文风的具体办法和努力方向,成为我们今天推动文风改进的“路线图”。更重要的是,习近平同志率先垂范,讲话写文章,真诚平实而又犀利新颖,把人们心中有或心中无的东西,清清楚楚而又生气勃勃地表达出来。这背后,既折射出领导能力和执政风格,更反映出观察世界、引导实践的胸怀境界和认识水平。

刘建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风问题,号召全党同志改进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文风不是小事,改进文风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养高,对传统文化很熟悉,又有文学爱好和传统文化功底,他的许多新话语新概念,都很新颖易记,并迅速成为热词。他经常引用传统文化的格言警句,贴切自然,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他还擅长打比方,用生动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令人耳目一新。现在,他的语言风格已经对思想文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万安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进文风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一是短。力求简短精炼、重点突出;二是实。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三是新。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语言,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同时强调,弘扬优良文风,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总书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自己说话、写文章,都是用老百姓的语言,像“打老虎”“拍苍蝇”“发扬钉钉子精神”“打铁还需自身硬”等等。有时还运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像“点赞”“蛮拼的”等等。这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大白话大实话,对于改进党风、学风、文风、会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的传播和落实。

主持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前我们在理论宣传、学术研究等领域还存在哪些文风问题,有何危害,如何进一步改进文风,并以此为抓手全面改进作风、推进工作?

万安伦:毋庸讳言,当前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上确实仍存在比较严重的文风问题。比如食洋不化,模仿欧化的长句,玩炫目的概念,片面追求新异奇特的现象。又如内容僵化,“假、大、空”“长、泛、水”“僵、硬、旧”等内容僵化的文章大行其道。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新的传播环境下,受众阅读习惯和审美期待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一些媒体和学者的思想理念、文化生产方式落后于时代,加之对“走转改”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执行不彻底,都可能成为改进文风的“高门槛”“绊脚石”。换句话说,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的时代使命不但没有结束,反而更加迫切繁重。今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美国歌手鲍勃·迪伦,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他的原创歌词,让我想到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和合乐歌唱的宋词。用群众话说群众事,这是改进文风的题中之义,也是改进思想作风的现实路径。

刘跃进:文风问题由来已久,积弊较深。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庸俗主义的文风表现得比较突出,繁缛、华丽、冗长、沉闷。究其实质,就是背离了实事求是原则,脱离了社会的发展。在学术界,项目体、学位体盛行,穿靴戴帽,堆垛学问。有的作者故作高深,把文章写得晦涩难懂。有的论著或贩卖西方概念,用文法不通的欧化句子唬人,或掉进传统书袋子,专门挑些生僻少见、生拼硬凑的字眼。这类著作通常有个共同的毛病,即大搞繁琐哲学,添枝加叶,看似内容丰富,其实言不及义。结果,懂行的不看,不懂行的看不懂。在文化艺术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一些创作,以功利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为作而作,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还有行政公文,也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长、空、假”的问题。有些文件洋洋洒洒不着边际,套话官腔连篇累牍,枯燥乏味,死气沉沉。

改革文风,首先要求作者在方法论上客观准确地认识世界,并在实践层面指导自己和广大读者。只有深入实际、了解民情,才能掌握老百姓的语言,才能写出触及本质的文字。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如何触及事物的根本,就是要经过群众的实践,以及在群众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知识,也就是认识、观察、处理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文风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从思想上入手,解决为什么人写作的问题。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基层,贴近百姓,了解民情。经过实践洗礼的文章,一定会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用尽可能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当然,扭转不良文风,不仅仅是文化界的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与净化整个社会风气相联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刘建军:从理论界的情况来说,文风问题首先表现为语言晦涩难懂,对理论表达的通俗性不够重视。理论研究当然需要严谨的学术化表达,但学术和通俗并非不能兼得。深刻不一定晦涩,通俗不一定浅薄。真正优秀的理论作品,应该是深刻的思想内容与清楚明白的文字表达相统一的。其次是欧化式表达,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和语言习惯。在这方面,我们要增强学术自信和自主,在借鉴西方理论话语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我们自己的理论语言和话语体系。再次是简单照搬文件语言,不能贴近群众的接受能力和习惯加以生动活泼的转化。文字功夫当然是长期积累和磨练的结果,但只要我们真正重视起来,并自觉地去锤炼自己的文字表达,就会不断有所进步。

陈晋:当前有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我们的理论人才队伍远比过去大多了,干部的文化水平比以前普遍高了不少,研究问题的思想资源和思维素质也比以前丰富和深刻了。大家的条理分析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不可谓不强,说事情,讲体会,谈观点,都能捅出个一二三,但是,真正有创见,让人亲近的东西总感到不足,文风问题仍然不很理想,甚至让人有些头痛。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以为理论研究文章难免运用大量概念。运用概念,讲究逻辑推演,确实是理论研究文章的特点,但也要看概念、逻辑与实践的关联对不对位,与人们的日常感受切不切合。如果和实践不搭界,概念再丰富,逻辑再严密,文风也不会好,理论就可能是灰色的,听者读者也难有好的收获。

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我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率先垂范给我们的启示是,文风问题说到底还是“内容为王”,讲什么写什么,最终决定着怎样讲怎样写。一些讲话和文章,读起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确实没有毛病,就是读不出诚意和生气,原因恐怕不在于文法技巧,而是内容不那么到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改进文风的要求,大概要从讲什么写什么的问题上走出第一步。我们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相应的,文风改进当然也是永远在路上。

(本报记者杜羽参与了本文讨论、约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