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贵伦:全面不全面 关键看社建(2)

宋贵伦:全面不全面 关键看社建(2)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的社会建设目标

要以目标为导向抓实效

社会建设也要有量化标准,不仅要有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还要有目标导向。这样,可以防止片面化、走极端。既可以避免陷入问题主义、摁下葫芦瓢起来;也可以防止陷入“高福利主义”陷阱、绑架政府无限投入;更可以按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标准仪抓落实。

坚持目标导向,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早在2011年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就将社会建设目标任务明确为两篇、12章。其中,“社会服务篇”7章、“社会管理篇”5章,实质上是划分为两大部类、12项目标任务。其中,社会服务类包括: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社会管理类包括: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当年北京市政府颁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纲要》,也提出了“五个更加、一个广泛覆盖”的目标,即: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动员更加广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社会领域党的建设广泛覆盖,并明确了22方面、79项任务。在刚刚印发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六个更加、六个明显提高”的目标和“构建六大治理体系、提高四大治理能力”的44项具体任务。

坚持目标导向,还要有一套科学的量化标准和评价指数。这既便于考核评价,又可以增强社会感知度、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2011年,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在“十二五”规划基础上,与有关机构研究出了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共选择44个指数。从2012年开始,每年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5个千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型城市和北京市16个区进行测评,并与金砖国家和G20国家进行比较研究。每年发布一部蓝皮书。所有数据,都依据政府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

总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是基础性、长远性、根本性任务,但又是“木桶短板”,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社会建设、改革、治理和社会领域党的建设至关重要,但又是薄弱环节,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我们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

(作者为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