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齐:呼唤更多“贴近大地”的研究者

胡宇齐:呼唤更多“贴近大地”的研究者

11月19日,“华南双季稻年亩产1500公斤绿色高效模式攻关”测产现场传来好消息,袁隆平选育的超级稻新组合年亩产达1537.78公斤,打破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从超级稻计划启动时的亩产700公斤,到1000公斤而至如今,产量的一次次跃升,进一步筑牢了我国粮食安全大堤,也见证着袁隆平及其团队的不凡贡献。

成果令人振奋,原因更值得思考。其实,美日等国的研究者都曾涉猎过杂交水稻,尤其日本还领先完成了关键环节“三系”配套,可为什么偏偏是中国最终获得了成功?有人说是走过困难时期的中国对粮食的需求更为强烈。这固然是动因之一,却并未言中根本。中国经验的“不二法门”,就蕴于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农业科学家的工作姿态里:他们像农民一样生长在大田里,身体弓成90度以上,脸贴着层层稻浪,进行着万里挑一的筛选。比起喜欢在实验室里找答案的外国科学家,他们得到了更多的回报。事实上,面对水稻种植这样的课题,有且只有扎扎实实在田里劳作钻研才能有所突破。

深耕于田野,这种农业社会中的典型姿态,昭示着一个古老朴素却依然有效的真理。每一个科学家所从事的领域,都是自己的“试验田”,若想收获硕果,都不能缺少扎根于此的辛勤耕耘。时至今日,已经名动天下、年逾耄耋的袁隆平,仍经常在田地劳作,风里来雨里去,致力于更好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此情此景,让人动容感佩。反观现实,有的科学家只会就着书本坐而论道,或是热衷于在镁光灯下夸夸其谈,频繁穿梭于各个论坛之间,浮躁之气尤甚。诚然,科学研究也需要理论推演和实验室研究,但却不能只是这样。如果没有“埋首实际”、“贴近大地”的苦功夫和笨功夫,怎么能产生符合中国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

今天的中国大地,还存在着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需要解决。科学家们可以选取的研究方向何其多样,但只有“贴近大地”、解决实际问题,个人的奋斗历程才会与国家同频共振,奋斗脚步才会浓墨重彩地书写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衣食住行,这些看来好像很简单的问题,若是乘以13亿,若是被置于人多地少的国情之下,就俨然是一个大问题了。当下,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在“开发热”与人均耕地持续下降的趋势之下,吃饭问题也并不能掉以轻心,还呼唤更多的农业创新。食只是人们生活的一个方面,而类似于此的问题,实在不胜枚举,有待更多科学家去直面、去破题。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在一个浮躁之风盛行的年代,实实在在、卷着裤腿下田的科学家,应该被尊敬、被推崇。随着脚踏实地的科学家越来越多,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必定会升腾起更多希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