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赓续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赓续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个中国人从小就会背诵的《二十四节气歌》,近两天成了热门歌谣,人人都在哼唱,因为她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 很令人高兴,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智慧的认可,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多人认识“二十四节气”,并通过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的众多中国文化遗产,更深层次体会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二十四节气作为一项中国原产的记历方式,使用时间已经超过了两千年。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我们的老祖宗依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其对于人们掌握气候、适时耕种,具有很大的指导价值。几千年来,中国人用“二十四节气”指导着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208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曾是我们离不开的“生活指南”。然而,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事“农事”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理想,农村只剩老人和留守的孩子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有调查显示: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即使是仍然在种地的人,采用的再也不是传统的农耕方式,而是代之以机械化生产。一些附着在种地上的农耕文化正在消亡,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利于提升这些节气的知名度、保护其文化内蕴,更能促进相关部门重视二十四节气等文化遗产,是传承保护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一步。

中国人讲究 “道法自然”,其实就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以及其他违背自然规律的种种活动,让当今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生态失调等许多恶果。二十四节气,是人类认识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典范。它启迪我们,顺自然而为,方能事半功倍,五谷丰登;逆自然而行,则必遭其惩罚,“二十四节气”时刻提醒我们,大自然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循环变化,人类所应做的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开展生产生活实践。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节”才能祥和,我们的“气”才能顺畅,二十四节气入“非遗”带给人类的是智慧财富。

不仅如此,还要通过“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让“二十四节气”重新焕发生机。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抹不掉的基因,不让我们先祖的智慧湮灭在历史长河里,就要实施好已制定的保护和传承计划,使这一重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展现新的活力,尤其是能吸引更多年轻一代参与文化传承。一代传承给下一代,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赓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借“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为契机,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提高全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努力让传统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所有民族都能够使用中国文化,并从中受益。

(作者单位:河南信阳市纪委宣传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