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推进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守正创新推进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好“本来”“外来”与“未来”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继承”“互鉴”与“创新”的关系,努力在历史传承中鲜明本色,在文明互鉴中汲取营养,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忘本来,善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实根基,蕴含着博大精深、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它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汇聚成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构筑了当代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只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发展,才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加大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光荣历史的正面宣传力度,认真汲取其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的时代价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激发全社会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吸收外来,善于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文化文明成果

文化和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推动不同文化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在坚守自身优秀文化的同时,正确认识对待其他文化,合理吸收借鉴外来文明,既坚决反对故步自封、闭目塞听等文化保守主义倾向,又旗帜鲜明反对照抄照搬、简单移植的崇洋西化倾向。坚持用世界的眼光、以宽广的胸怀,全面了解别国人民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广泛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取其之长、补己之短,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发展活力,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华文化始终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积极融入世界精神文化领域,在保持中华文化特有的基因和个性的同时,根据实践要求和人民需求灵活地转变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面向未来,善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文化创新离不开观念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更离不开正确的方向指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崇高的文化理想和鲜明的文化立场。只有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固本开新、永葆生机。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扎实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建设使用,积极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参与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科技等融合发展,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文化和文艺精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注重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通过不断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和运行机制,增强传播力、掌握话语权,主动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根深叶茂、万古常新。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