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的最大国情、最本质特征(2)

王香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的最大国情、最本质特征(2)

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领导地位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95年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对此,不论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人民宪法“五四宪法”,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修订的“八二宪法”,都以根本大法的形式予以了确认。因此,在领导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征程中,我们始终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

如何理解这种“领导核心”作用?

首先,从政治体制和政治架构看,党是各项事业的决策核心和指挥中枢。经过长期发展,我们党已经形成一个庞大严密的组织系统和制度体系。在这个系统中必须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核心是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理论路线、大政方针,都是在党的领导核心的统筹谋划下作出部署和安排。对党的领导核心也就是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要贯彻落实,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的党组织也要贯彻落实。各方面党组织都要对党委负责、向党委报告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其次,从实际领导力、凝聚力、执行力来看,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得到了中国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别、各宗教人士的支持和拥护,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各方面和有识之士的高度肯定和积极评价。作为一个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的政治团体和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前所未有,在世界政党史和政治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毋庸讳言,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没有一种政治势力或政党组织能够同中国共产党相提并论。正是基于这种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组织能力、治理能力和执政能力,才可以说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既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也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作用。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取得一切发展成就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须臾不可动摇的根基和原则。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