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格局继续优化
党中央、国务院把优化和重构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作为助推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战略抓手,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为经济转型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三大战略、四大板块叠加效应显现。“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三大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加快发展四大板块战略,叠加组合、持续发酵、强劲发力,以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轴带布局趋于完善。
新型城镇化战略取得重要成果。按照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部署,城镇地上、地下硬件建设、中西部城镇化建设、农民工市民化等工作有序推进,城镇化的内需潜力得到积极释放。城市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前三季度新开工577万套,年度任务将如期完成。2000公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任务进展顺利。
区域发展新动能有效释放。国家级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改革示范、创新发展效用不断释放,新增长极、增长点集聚效用明显。前三季度,天津滨海、广州南沙、湖南湘江、贵州贵安等新区,经济分别增长11%、13.5%、12%和26%。重点城市群良性互动加强。
改革开放持续推进
坚持以重点领域的改革开放为突破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取得了积极进展。
“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进。行政审批项目和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继续减少,投资审批事项大幅缩减,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范围继续扩大,投资项目开工前报建审批事项由65项整合为42项,互联网+政府服务、“双随机一公开”等管理和监督模式创新不断涌现,行政效率和监管水平持续改善。
财税金融改革稳步推进。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实施,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出台。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投资审批方式不断改进,PPP项目加快落地实施。投贷联动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启动。营改增自今年5月试点全面推开以来,各项工作平稳有序,预计全年减税总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国企、价格、生态等改革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1+N”文件和十项试点陆续推进,制定和实施了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及去“僵尸企业”改革方案,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方向更加明确,党的领导作用得到强化。农业水价、输配电价等改革全面推开,发用电计划和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始实施。
开放型经济水平稳步提高。“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加快推进,利用外资总体平稳,积极推进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G20杭州峰会成功召开,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世界经济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对外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今年以来,中国对外投资月度同比增速保持在50%以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