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与世界意义(2)

新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与世界意义(2)

2.新发展理念是立足中国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实践结合的成果

新发展理念是基于中国实际,聚焦中国发展,直指中国发展新阶段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性。

当前中国经济正值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的新常态,经济发展过程中矛盾重重,而无论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还是共享,均直指经济发展的困难和瓶颈,即:动力问题,经济增长缺乏创新动力,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寻求;平衡问题,在快速发展中,我国的城乡、区域、社会各阶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化;和谐问题,长期倚重高能耗和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致使经济增长与生态和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开放问题,贸易摩擦在开放进程中不断涌现,开放空间需要拓展,国际经济话语权及交易制度决策权亟待提升;公平问题,尽管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部分群体的财富不断增加,然而“蛋糕”的分配不公问题愈发突出。

新发展理念正是致力于适时解决“中国问题”,是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成果。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发展观、改革开放后的改革发展观、新世纪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当前的新发展理念,每个发展观念的形成和每次发展理念的演进都是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不断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新发展理念更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目的为主导方向,凝练出发展的新内涵,以创新激发活力,以协调引导平衡,以开放拓宽空间,以共享实现目标,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是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指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推向了新的高度。

3.新发展理念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选择指点迷津

深刻认识新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内涵,深入洞察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我们有理由对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的选择充满信心,有理由相信新发展理念无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指导意义。

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来看,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单一和不平衡的经济结构,一方面过度依赖于石油、天然气、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另一方面长期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而资本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产业往往极其缺乏。一旦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价格波动,必将对国家自身经济造成致命性打击。一些拉美国家还由于受到体制机制的束缚,创新动力不足,经济发展长期摆脱不了“中等收入陷阱”;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及很多非洲国家在收获人口红利之后,越来越多地受到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的约束,经济发展陷入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境地。

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方向的迷茫,发达国家的发展同样也危机频发。自20世纪90年代房地产危机之后,日本经济一直萎靡不振,GDP增长率一直经历严冬甚至跌破冰点,零售物价指数多年为负,即使经济稍有复苏然而并不稳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仅依靠虚拟经济带动了些许复苏;欧债危机之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几乎停滞,福利也呈现倒退状态。尽管各国政府屡次出台刺激措施,也未能真正见效。

上述问题之所以如此突出和集中,正是因为这些国家均一味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指导其发展实践,并未“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使自身深陷泥沼、难以破局。中国则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体系并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致使部分发展中国家开始将目光聚焦于中国以探寻繁荣之道,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学者也在反思其理论弊端。中国的新发展理念能够为这些长期陷入发展问题的国家提供借鉴。无论是陷入发展困局的发展中国家还是难以复苏的发达国家,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只有由资源、要素或是金融、房地产等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才能在经济泥潭中找到支点。当然,发展的内涵更为广泛,以“创新”为中心基点,发展中国家只有着重加强“协调”“绿色”“开放”三者的协同,才能挣脱发展羁绊,走向共同繁荣;而发达国家则应着重加强“协调”“共享”二者的协同,才能真正走上复兴之路。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