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宇: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足音——2016年中国外交精彩记录

王星宇: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足音——2016年中国外交精彩记录

在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国际秩序快速演进、机遇与挑战交织转化的全球坐标系里,2016年的中国外交以服务国内改革开放为己任,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指引下,积极营造我国稳定良好的外部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求真务实、攻艰开拓,亮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外交理念、理论体系、周边外交、大国外交、经济外交、主场外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国外交,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中国倡议推陈出新,中国方案落地生根,全球伙伴关系网越来越紧密,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理论光芒

理论指导行动的方向,实践催化理论的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际格局新变化新特点,着眼中国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保持对外大政方针稳定性和连续性基础上,坚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是党的治国理政方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基本框架初步确立,为中国外交提供了顶层设计。形象地讲,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就像一个屋顶,下面有五大支柱:追求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途径是坚持和平发展,核心原则是合作共赢,主要手段是建设伙伴关系,价值取向是践行正确义利观。

处于不断丰富发展的这一新型外交理论体系,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鲜明特点,超越了意识形态,重新定义了人类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为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与进阶,提供了新范式,开辟了新愿景。

多边议程引领

一系列多边国际峰会,闪耀在2016年中国外交的议程表上,验证着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主导国际多边议程的能力,更凸显全球经济“稳定器”、发展“牵引器”的作用。

G20杭州峰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办的层级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多边峰会。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重视短期刺激向短中长期政策并重转型,从“需求侧”管理向“供给侧”改革转型。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成果,凝结在一份公报和28份具体成果文件里,盛载于成员国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意愿和未来行动中。

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全面阐述中国在国际核安全问题上的政策主张,介绍中国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加强本国核安全并推进国际合作的举措,积极引导国际核安全体系建设和全球核安全治理进程,为构建一个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增进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10周年。十年耕耘,金砖成色亮闪闪,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杭州举行非正式会晤。10月,习近平主席赴印度果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提出共同建设开放世界、共同勾画发展前景、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共同维护公平正义、共同深化伙伴关系等五条建议。“中国方案”助力金砖自身持续发展,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今年是中国加入APEC25周年。习近平主席远赴秘鲁出席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充分体现了中方对加强亚太区域合作的高度重视。中国一直是APEC的积极参与者、贡献者,为推动建设亚太大家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方延续APEC北京会议共识和G20杭州峰会成果,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为亚太区域合作中长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今年是亚欧会议成立20周年。第十一届亚欧首脑会议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中方与亚欧伙伴一起回顾发展历程,共谋推动亚欧合作之策,提出了推进各领域互联互通和促进务实合作的多样化倡议。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日定为“亚欧合作日”,以提升亚欧会议影响力。

中国成为第二十三个批准《巴黎协定》的缔约方,参加了在纽约举行的签署仪式。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努力推动谈判进程,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积极引领世界各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首次将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倡导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环境优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此外,中国积极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落实改革方案。今年10月1日,人民币被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性货币,在IMF的份额和投票权上升到世界第三位。中国日益成为推动完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以互利合作固本强基,以开拓创新驱动发展,以美好愿景凝聚共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长、国际影响力全面跃升,中国正成为积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方向的主要动力,中国发展道路与中国模式日益显现出强劲吸引力和感召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