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书,喜欢读文章,读过的书确实不少,读过的文章也是数以千计,但是,到了后来,读着读着,就感到了有些书的腻味、乏味,有些文章的平淡无奇。也许是读书多的缘故,读文章多的因素,到了最后,读书竟然让我失去了趣味。在对读书都失去趣味的时候,我蓦然发现自己读的书太多太滥,杂七杂八的东西,一股脑的冲了过来,就好像许多人闯到自己的园地里践踏了一番,有时候,看似读得很多,但是脑子里其实还是空空如也。与其这样,不如不读书,我否定了自己的这种读书法。我决定读少读精,大概一张报纸筛选下来只有一两篇文章自己喜欢读,有些连一篇文章都没有。我开始以挑剔性的眼光来读。我喜欢读的报纸就是《语文报》,久而久之,《语文报》上的那些精彩艺文竟然都成为了我的上等作品。当然,有些学生的作品也不乏灵性与优美,自然也让我耳目一新。读书我也开始精读,从读名家作品入手,散文类着重从贾平凹、余秋雨、周国平等人的作品入手,当然他们的作品也不是一定要篇篇皆读,我觉得好的必读,觉得不好的就不读,读书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谁也强迫不成。但是也有读腻了烦了的时候,读腻了烦了的时候,我就想,自己能不能写上一篇让自己喜欢读的文章呢,就像《语文报》里那些名篇能让自己有兴致地翻来覆去地去读。给自己写自己喜欢的耐读的文章,这倒激起了我的兴致。于是,我开始尝试着写,当写的十分顺手时,我感觉这比读别人写的文章过瘾,自己需要表达的哪一种情感毕竟让自己感到了最大的满足;写,实现了读书不能满足的愿望;写,让我享受到一种比读别人书的哪一种酣畅淋漓感。我需要的东西终于让我自己得到了实现,而这种愿望在别人那里是不会得到或者全部得到的。
给自己做一本值得品读的书 (2)
-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2025-08-14
-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2025-08-14
- 学习·故事丨隆兴寺的一块隋碑 习近平总书记40余年的牵挂2025-08-09
- 用肩膀抬来的演出2025-08-07
- 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今晚开播2025-08-06
- 香山革命纪念馆已接待观众190余万人次2025-08-06
-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新面貌2025-08-05
- “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2025-08-04
- 文脉华章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2025-07-23
- 深刻理解把握“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2025-07-22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中国新“土特产”的华丽转身
- 制度人才产业共振,谱写北京科创新篇
- 全国网络普法行|e法善治,汇聚网络正能量
-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产业领域协同创新发展
- “火车+文旅”让流动的风景成为消费新引擎
- 【廿四节气·小雪】承秋之余韵,启冬之序章
- 低空物流融入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 北京引领“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革新,产业落地见效
- 两组数据显示:北京成为“人工智能第一城”
- 纹样新生:传统之美与时代活力的双向奔赴
精选视频

【理论看点】杨伟东: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
以德法兼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德法共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深厚的德治意蕴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德治意蕴
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方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