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时有一支队伍越走越壮大

红军长征时有一支队伍越走越壮大

摘要:中央红军长征以后,其它的三支力量也陆陆续续开始长征,主要也是为了配合中央红军。当时对红军长征的各种力量有这个说法,3+1的力量。所谓3+1就是三股主力红军,中央红军,后来在懋功会师后和红四方面军会师改成一方面军。

整个长征过程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前后两年时间,这是指整个长征来说。实际红军长征有几支力量,其中有中央红军,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总共四支力量的长征。毛泽东写《七律 长征》这个诗篇主要是描写中央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央红军长征实际是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用了一年时间,行程大约两万五千公里,这个是中央红军的历程。

中央红军长征以后,其它的三支力量也陆陆续续开始长征,主要也是为了配合中央红军。当时对红军长征的各种力量有这个说法,3+1的力量。所谓3+1就是三股主力红军,中央红军,后来在懋功会师后和红四方面军会师改成一方面军。红六、红二军团和四方面军会师之后改成红二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力量是最弱的。红二十五军长征是1934年11月份开始,时隔中央红军一个月长征,也是为了策应中央红军、掩护中央红军。红二十五军和长征的其他几支力量不同,其它几支力量长征中损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以说是损失很大。红二十五军是最先到达陕甘宁边区的,长征初期出发时是三千人,它不但没有受损失,从三千人变成七千人,力量不但没有损失还壮大了。在长征中打得很漂亮走得也好,走了不到一年,将近一万公里。几仗打得也很漂亮,缴获了国民党大量的给养、枪械。军长是程子华,政委是吴焕先,副军长是徐海东。在10月份长征出发的时候,当时与国民党打了遭遇战,也就是独树镇战斗。当时11月份天气很冷,红军的枪栓都冻住了,不灵了,这时候很危险。吴焕先作为军政委拿着大刀带领冲向国民党,和国民党打起肉搏战。广大官兵看到政委都身先士卒,拿着大刀和国民党肉搏,大家倍受鼓舞,跟国民党搏击。关键时刻,徐海东副军长带着人马从远方过来,把他们救出来了。红军长征体现出团结互助这种集体主义精神,而且当官的身先士卒、以身示范。后来红二十五军到了陕北,和陕北刘志丹的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合并成十五军团,这时候十五军团的军团长就是徐海东,徐海东又指挥十五军团在后面作战中基本上仗仗都打得很漂亮。十五军团的历史也是很光荣的。徐海东在建国以后被授为十大将之一,与红军时期的作战和指挥是不可分开的。这是红二十五军团。

红25军部分领导与警卫人员合影。前排左起:吴焕先、郭述申、徐海东、戴季英、赵凌波。

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后来也长征,配合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红四方面军是张国焘、陈昌浩和徐向前指挥,他们根据地在鄂豫皖,这支红军力量可以说在这几支力量当中是最强大的,在1935年3月初开始出来长征,离开根据地,配合中央红军。在长征路上,它也是打得很漂亮,而且可以说兵强马壮。中央红军打得艰苦,参加红军的老一代革命家如李先念等都有些回忆录讲到,在懋功会师的时候,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服装和精神面貌不一样,因为中央红军出来以后打的是异常艰苦,也没有给养。在有关红军长征的电影或者话剧当中也可以有这种表现,中央红军穿的衣服非常破烂,灰头垢面,红四方面军穿的衣服非常整齐,兵强马壮,人员精神状况也好,因为给养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时候,当时规定每个人身上要带10—15斤的粮食,为了长征路上的补给用,因为走的也很急,有的人还达不到10—15斤,有的更少,最后过雪山过草地的时候没有粮食了,吃树皮、吃草根、吃皮带,行军的马都被杀了充饥。

懋功会师纪念地

懋功会师以后,当时中央红军坚持要继续北上开辟川陕甘根据地,动员民众力量抗日。张国焘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示反对中革军委的决定,但当时他有一种逃跑的

思想观念。尽管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合以后整个红军的力量可以说倍增了,但是他还是丧失信心,觉得如果北上的话要和国民党部队进行作战,这样的话损失会很大。所以说他还是主张向西发展,向川康地区挺进,所谓“川康计划”。在两河口会议还没有完全分裂,后来俄界会议中央决定要北上,到川陕甘开辟根据地,发展红军。当时红军分成左中右三路向北挺进,左路就是中央红军,因为有两万多人;右路和中路是红四方面军,向北挺进时张国焘擅自主张,带领右路和中路军继续向南撤退。当时红四方面军八万多人,中央红军才两万多人,他是四倍于中央红军,他觉得他的力量强大应该按他的来,想胁迫中央红军一起向西,后来叶剑英发现这个问题,把这个情报及时转告给中央红军。毛泽东后来讲:“理清大势不糊涂”,就是讲在这个关键时刻叶剑英把这个情报转告给中央。中央当时紧急强行军脱离张国焘的势力继续北上。懋功会师以后可以说张国焘分裂红军的情况就发生了,一个北上一个南下。

此后,四方面军与红六、红二军团在西康甘孜会师之后改成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10月9日,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会宁会师。红二方面军向北转移,于22日到达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标志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精神可以说是当年的中央红军塑造出来的这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对于我们现在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后来的中国革命胜利和中国建设奠定了一个思想基础和精神基础。在后来我们总结出来很多的精神,比如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建国以后的大庆精神、大寨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包括改革开放以后的98抗洪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等,应该说都是红军精神的传承,是红军不怕苦、不怕困难、勇于牺牲、勇于团结奋战的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反映。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