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解决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思路上必须对中国特有的家的历史、家的文化、家的元点(元点单位)有深度认知。家庭文化之所以在中国获得了独特的地位及价值取向,既与中国走过的独特社会道路、历史道路分不开,也和中国特有的血缘根基、血缘社会的土壤以及历史传统文化分不开。[文稿][PPT]
现代中国家庭关系的转型是从传统型走向现代型的,在转型过程中,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都发生了变化,但与此同时,家庭文化观念的变化却不是同步的,年轻人的家庭观念变化比较大,老一辈人却比较多地停留在传统家庭观念当中,因此,新一代、老一代之间对家文化的冲突也引发了诸如离婚率上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文稿][PPT]
家庭建设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一是要从提高对家庭建设的认知自觉上入手;二是要弘扬传统家文化,抓家庭美德的返魅;三是要在注重家庭的基础上注重家教,创新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四是要注重家风建设。[文稿][PPT]
葛晨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今天跟大家探讨的主题是“家庭建设在中国”。家庭在中国整体发展和整体治理中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家庭建设是当前国家、社会重点强调的建设任务之一。
可以说,家庭是普遍的存在,但是在中国社会,家庭却是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独特意义所在,这是由它的历史根源、历史道路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家庭在中国具有独特的社会地位是和历史道路、历史根源相关的,这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浓厚的、以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我们经常说“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修齐治平”等等,这些既是我们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基础所形成的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表达。
在当下中国文明发展进程当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当中,我们一直注重强调家庭建设的重要性。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非常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天下之本在家”。概括地讲,家是中国社会的历史起点,又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原点所在,还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所在。并且,血缘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事实上已经积淀出了深厚的家庭美德文化。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有时也具有根的意义。
今天,家庭建设应该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尤其是多维社会治理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维。换句话说,我们今天在建设现代中国,在思路、布局、举措上绝不能忽略家庭建设这一基点。事实上,在社会生活中,很多人也会说家庭建设很重要,但实际上并没有认知、感悟到应该有的那种深度。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怎样看待家庭建设在中国的独特重要性。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家庭建设在当代中国”这一主题。第一,从家庭在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中特有的地位这一角度进行论述;第二,从家庭的现代转型以及它所带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第三,主要探讨一下当今我们怎样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