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智慧 (21)

——以手工技艺为例

摘要: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交相辉映,共同承载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值得被每一个中国人去知晓和尊重。孙建君研究员在讲座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手工技艺,多方面地呈现了中华民族手工技艺的历史与文化。回顾手工技艺的历史,充满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精神与情怀,每一个细小的物品都传递着情感的因素与观念的诉求。

图片53

过去人们有一种说法,叫“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就是不该听的别听,不该看的别看,不该说的别说。这是用猴子来表达,猴子都能做到,人还不能做到吗?

图片54

这也是表现猴子的。猴子骑在马上,就是马上封侯。

过去农村孩子起名字都是石头、狗剩等,表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为取比较卑贱的名字,孩子好长。同时又希望孩子长得虎头虎脑,所以为孩子下了很多功。

图片55

山东临沂虎头帽

图片56

山东临沂虎头护手

这是山东的护手。

图片57

有虎头帽、虎头鞋、虎头护手,其中山西的最漂亮。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