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优良家风滋养(3)

陈来: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优良家风滋养(3)

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家规文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古代家训家规的出发点是维护家庭和家族的有序和谐与繁衍发展,其实际教训功能包括树立基本价值观、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这使得它们成为古代以礼为教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华道德文化传承在社会层面的保证。批判地继承和弘扬这一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古人的家教特别重视道德养成和价值观引导,尤其突出传统美德教育。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经验,应当继承发扬。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有些家训家规的内容已经过时。对待古代家训家规,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弘扬。

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时指出:“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自己明确的、独特的价值观体系,其突出特点是责任优先、义务优先、群体优先、和谐优先。中华传统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传统道德规范、道德感情、道德原则的基础,贯穿于治国理政、社会文化、个人行为等方方面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中华传统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中华传统美德体系,如仁义礼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在我国历史上,家庭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场所,家训家规是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实践的重要方面。传统的家风和家训家规及其蕴含的传统美德,在当今时代依然有其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家规文化,既是领导干部政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