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立春之际闻角声,恻隐而好仁(2)

余世存:立春之际闻角声,恻隐而好仁(2)

古代传说则谓,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在土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一传说跟中国传统音乐有密切的关联,中国传统音乐的“律吕”或“乐

律”就是用来协调阴阳、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现代音乐叫定音管。中国的先民用竹子制成十二根竹管,与十二个月相对应,奇数的六根称“律”,偶数的六根称“吕”,奇数表示阳,偶数表示阴。按长短次序将竹管排列好,插到土里。竹管是空的,竹管中储存用芦苇烧成的灰,以此来候地气。到了冬至时候,一阳出。阳气一生,第一根九寸长、叫黄钟的管子里有气冲出,竹管里的芦灰也飞出来,并发出一种“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叫黄钟,这个时间就是子,节气就是冬至。用这种声音来定调就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同时可以定时间,来调物候的变化,所以叫作“律吕调阳”。而立春之际声音则为“大蔟”,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中,又称角音。春声即为号角之音。“闻角声,则使人恻隐而好仁。”角声是春天的声音。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