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投资增长6%左右要靠“内动力”(2)

今年投资增长6%左右要靠“内动力”(2)

摘要:今年全年,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将增长6%左右,力争超过8950亿元。昨日下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思路及重点工程计划安排。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衔接“十三五”规划指标、2017年计划指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需求出发,为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北京将依靠“内动力”,在棚户区改造、自住型商品房、功能性特色小镇和城乡结合部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挖掘增量,解决市民最迫切的需求。

20大工程包“加仓”

民生改善占投资近4成

据悉,2017年本市将集中推动230项重点工程、当年计划投资约2744亿元,项目数较2016年增加20项,支撑全社会投资3成以上。其中,安排新开工项目102项,比去年增加了7项。相关负责人还说,2017年提前储备了255个推动前期工作的重大工程,项目数较2016年增加25项。储备项目中都有哪些亮点呢?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些项目主要包括世界休闲大会主会场及配套设施、中科院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一期等重点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待具备条件后及时转入当年重点工程计划。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一年,本市将适当扩大重点领域的重大工程安排规模,进一步加强对促协同和稳增长的关键支撑作用,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高精尖”产业、生态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民生改善5大领域20个工程包。

这份工程包名单可谓分量十足,例如仅一个城市副中心工程包,就包括了广渠路东延等28个项目,每一项都能让城市副中心建设登上一层新台阶。但是总览这份工程包清单,记者发现投入资金最多的,还是民生改善项目。今年,本市计划投资26个民生改善项目,当年计划投资约1081亿元,占到了整体投资计划的近4成。其中,和“住”有关的分量最为扎实。今年,本市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房5万套、竣工6万套。在棚户区改造方面,本市将重点实施望坛地区棚户区改造、南锣鼓巷地区四条胡同保护整治、京昌路楔形绿地棚户区改造等11个项目,确保全市完成棚户区改造3.6万户。在公共服务及便民设施工程方面,北京儿童医院大兴院区、丰台区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新发地蔬菜交易中心等14个项目也将陆续落地。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