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领袖丨莲花山下的问答

人民领袖丨莲花山下的问答

20250701_090606_000

2022年7月1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总书记,有没有话要对香港同胞讲?”

2012年12月,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首次离京考察的第一站选择了广东。在深圳莲花山公园步行下山时,有香港记者这样问道。

总书记清晰有力地回答:“香港一定会繁荣昌盛的!”

“我们都很关心香港居民的生活”

对于香港,习近平有着深厚感情。

1997年,为了迎接香港回归,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亲自推动成立“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这年7月,福建省海外联谊会首次在深圳和珠海分别举办港澳地区顾问、理事座谈会。习近平出席座谈会,并与港澳闽籍乡亲面对面互通情况,探讨交流。

香港居民中有120多万闽籍乡亲,约占香港总人口六分之一。一位参会的香港经济界著名人士有感而发:“习近平通过这种方式与港澳乡亲深入交往,很暖人心。”

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多次到访香港,亲自谋划和推动了大量内地同香港的合作项目。2007年到中央工作后,他分管港澳工作,对香港的了解更加深入,对香港的发展更加关心。

“我们都很关心香港居民的生活,所以到你家里来看看。”

2008年7月7日,香港市民余杜胜老人家中欢声笑语,比往日更加热闹。这天,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赴港检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马术比赛筹办工作期间,专门抽出时间来当地居民家里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进屋落座,习近平关切询问一家人的住房、收入、社保等情况。他把一套精美的奥运主题茶具送给余老一家,还递上一台手提电脑说“再送给你们一个比较实用的,国产电脑”。临走时,他还对余杜胜老人说:“欢迎多回内地看看。”

这次香港之行,习近平明确提出:“今后,只要是对香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有利的事情,中央政府都会继续积极予以支持。”

20250701_090606_001

2025年6月2日,端午节假期,游客在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一带观光游览。

2013年,访港旅客5430万人次,其中超过七成来自内地。当年,个人游令香港10年来零售额增长近两倍,香港市民享受到了“家门口的商机”。

此外,借着内地零关税、“开大门”、“降门槛”的东风,“香港制造”在内地市场遍地开花,经济体量偏小的香港在内地找到了发展的新空间。

…………

“香港发展一直牵动着我的心”

2017年6月29日,面对等候在香港国际机场的160多名中外记者,习近平主席深情流露:“香港发展一直牵动着我的心。”

这是他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后第一次到访香港。

当时,港珠澳大桥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习近平主席同前来香港出席活动的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会面时,有这样一段交流——

“是坐船过来的吗?”

“是的,坐船要一个多小时。”

“等港珠澳大桥修好了,可以缩短到半个小时了。”

那次香港之行,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建设工地正是习近平主席考察的一个重点。

2018年10月23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那天,正在广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来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随后,他又乘车巡览港珠澳大桥,车轮飞驰29.6公里。

20250701_090606_002

2025年6月24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

港珠澳大桥,如同一条跨越伶仃洋的纽带,让香港和内地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站在东人工岛的平台上眺望大桥,总书记感慨:“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时光飞逝,牵挂依旧。

2022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再次赴港,这次他乘坐的是“复兴号”高铁专列。

2018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通车,香港由此接入全国高铁网,正式进入“高铁时代”。香港市民跨境就业、求学、探亲、旅游等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了。

交通方式的变革,既是香港民生改善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生动缩影。

对于香港,习近平主席还有着长远的考量。

“除了传统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既有基础也有潜力,只有这样,香港的发展才能更强、更高、更有内涵。”

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

着眼于香港的未来,习近平主席思虑深远。他推动解决国家科研项目经费过境香港使用、科研仪器设备入境关税优惠等问题,持续支持香港创科事业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曾感慨:“国家资源陆续开放给香港科学家,允许香港科学家直接申请国家科技项目,是香港与内地科研合作的历史性突破。”

“香港一定会繁荣昌盛的!”

关注香港,挂念香港,发展香港,建设香港。

一路走来,习近平始终重视拉紧同胞亲情文化纽带,以更深度的开放、更有效的举措,推动内地与香港的紧密联系和发展共赢。

2017年,习近平主席视察香港期间,现场观看了两位小朋友演唱的粤剧经典《紫钗记》选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下去,看到孩子们就看到了希望。”他弯下腰,握着小朋友的手微笑着说。

那次香港之行,在习近平主席见证下,故宫博物院与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签署了《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

5年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成开馆,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化新地标。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说:“这是祖国送给香港的一份厚礼。”

20250701_090606_003

2024年3月19日,“圆明园——清代皇家园居文化”特别展览亮相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厚礼”,不止一份。

“从香港西九龙到深圳福田不到20分钟,到广州南也就50多分钟。”在广东深圳开展无人驾驶项目的香港创业青年,点赞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

“我一直希望能进行内地人民币产品投资,现在切实体验到了金融互通的便利。”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开通首日,香港居民邝女士便成为其首位客户。

…………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

2022年,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他引用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表达对香港腾飞发展的殷切期望和坚定信心。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那年在莲花山公园,总书记与香港记者的那段简短对话。“香港一定会繁荣昌盛的!”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