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受翘尾因素影响明显
1月份,PPI同比上涨6.9%,涨幅比2016年12月份扩大1.4个百分点,创下自2011年9月份以来的新高。
在调查的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比上月增加1个。浙商银行经济分析师庄瑾亮表示,在基建投资加快落地的背景下,上游生产资料PPI受原材料价格推动快速上涨9.1%,推动了PPI同比上涨。
从环比看,1月份PPI上涨0.8%,涨幅在连续扩大4个月后出现回落,比2016年12月份缩小0.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涨幅比上月缩小0.9个百分点。“1月份,主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都有上涨,但PPI环比涨幅普遍收窄,由此可见,未来PPI持续上涨态势可能放缓。”连平说。
1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RM)同比上涨8.4%,涨幅比上个月加大2.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2%,涨幅比上个月缩小0.7个百分点。连平表示,工业产品价格上涨有助于企业利润增长,反映经济运行回暖,但初级原料和工业中间产品价格的过快上涨加大企业经营成本,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效应,影响未来企业利润增长。不过,工业生产者购进端价格环比涨势有所收窄,有助于缓解工业价格加速上涨态势。
核心CPI上涨态势值得关注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这意味着今年物价总体上不会有大的起落,会保持基本平稳的状态,这种状态也会给宏观经济的发展和稳中有进创造重要的基础条件。
“由于2月份翘尾因素降至-0.05%,CPI涨幅可能回落,不排除重回2%以下的可能。”连平认为,从全年看,五六月份CPI同比仍有走高可能,但下半年随着翘尾及新涨价因素的回调又会重新回落,全年通胀压力并不明显,但核心CPI持续上涨的态势仍值得关注。
庄瑾亮表示,从1月份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看,今年上半年PPI仍然不会对CPI施加显著的传导影响,但非食品类消费品价格应该会在PPI的带动下有所上行,预计CPI总体温和上行的可能性较大。
(记者 林火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