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书记2017年工作会议讲话稿(2)

党组书记2017年工作会议讲话稿(2)

核心提示: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继续抓好巡视反馈意见后续整改,确保整改成效。加强对委属单位党建工作指导、检查,促进全委党建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制定《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实施党建工作专项考核。

二、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夯实流域综合管理职能

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水利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形成了治水兴水管水的重要战略思想,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就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水利改革创新等作出重要指示。水利部对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强化水利保障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水利部的部署要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统筹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流域综合管理能力。

第一,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丰富完善流域治水思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也是治水兴水管水的根本遵循。我们要将新时期治水方针与xx流域实际相结合,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不断丰富完善绿色xx治水思路,围绕“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绿色xx,打造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典范”总体目标,切实落实好绿色xx建设战略规划所确定的主要任务,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走出一条xx特色的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流域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各环节。要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准确把握系统治理的思维方法,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健全流域综合管理机制,提高流域综合管理能力。

第二,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流域水治理体制机制。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是当前水利改革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一定要把它抓好、落实”。我们要按照水利部决策部署,集全委之力抓好这项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在实践中探索体现xx水系特点的河长制。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全过程,推进河湖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维护xx河流健康。强化红线约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流域水资源永续利用。严格空间管控,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强化分区管理和用途管制,构建科学合理岸线格局。强化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加强源头控制,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完善入河湖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加强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完善预警体系。注重全流域系统治理,加强河湖生态修复,推进江河湖库水系科学连通,依法保护水源涵养空间和重要生态保护区,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整治,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立。

第三,以建设流域水生态文明典范为目标,提高流域综合管理能力。强化流域规划的指导和约束功能,严格执行水工程规划同意书制度,加强对水利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评估制度。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重大规划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强化水环境保护管理,加快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强化水功能区监督检查,优化入河排污口布局,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强化水生态治理,坚持自然恢复与治理修复相结合,推进流域重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保护,加强水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展生态脆弱河湖生态治理和修复,构建江河湖库科学连通新格局。

第四,以推进委属单位改革发展为主线,努力营造和谐发展新局面。加强流域管理和自身能力建设,以促进全委改革发展为中心,以有利于强化流域管理职能、有利于委属各单位开拓发展为准绳,努力推进我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切实把水利部赋予的各项职能落到实处,努力提高流域机构水利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各项工作要真正抓出成效、抓出亮点。机关各处室要加强政策研究,加强指导,大力支持委属单位可持续发展。委属单位要适应水利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立足实际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方向,着力提质增效;要牢固树立“全委一盘棋”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技术优势,团结协作,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格局,积极为流域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共同为流域水利改革发展做出新贡献。

三、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强化从严治党管党责任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在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重大意义。按照陈雷部长要求的“坚持教育从严,抓好思想政治建设这一根本;坚持领导从严,抓住主体责任落实这个关键;坚持预防从严,抓实日常监督管理这道关口;坚持作风从严,抓强基层水利单位这个末梢;坚持执纪从严,抓牢纪律规矩约束这把戒尺”,我们要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xx水利建设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第一,以理想为根本,牢固根基,增强思想建设内动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一切实践活动的灵魂。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推进我委“绿色xx”事业不懈奋斗。

第二,以考核为手段,从严从紧,加强主体责任落实。按照“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用人看党建”的总要求,细化考核办法和赋分体系。继续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责机制,全面开展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项检查考核。切实把落实责任情况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强化责任追究,实行一票否决,确保委党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项部署落实到位。逐步构建党组织领导带头抓党建,行政领导重视抓党建,党务工作者自觉主动抓党建,从上到下层层抓党建的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第三,以监督为抓手,强化监督,推动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强化党内监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贯彻落实好《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用好监督执纪的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等“四种形态”,保持党内关系正常化。重点抓好“关键少数”,增设“探头”,加强监督,使领导干部置于党组织、党员、群众监督之下,让领导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自觉做表率、树标杆,坚持按照民主集中制规则议事、决策、办事,带头维护中央权威,带头发扬党内民主,带头坚持集体领导。同时,要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有力监督武器,使之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要紧扣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和生活“六大纪律”,增强全委巡查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监督的无处不在实现纪律的无处不严,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

第四,以创新为驱动,聚焦基层,促进机关党建新发展。机关党建在面临新形势新条件新挑战前提下,要有所作为,就要既能做好“熟题”,又会做“生题”,更能做“难题”。要重点把握不同领域的工作情况,把握不同层级的工作特点,把握不同对象的工作需求,大力加强分类指导和分级指导,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进一步深化、丰富和拓展党建载体,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抓手,搭建平台,使党员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对促进中心工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体现。

第五,以纪律为戒尺,严守纪律,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必须经常抓、长期抓,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要以严字当头,着眼于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继续深化廉政风险防控。重视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加强对重大案件和典型案件剖析,总结提升廉政风险防控点排查、监控、管理等工作的成功经验,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落实整改情况的“回头看”工作,结合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健全改进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建立抓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