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将设“禁煤区”不烧散煤(2)

京津冀将设“禁煤区”不烧散煤(2)

多管齐下:6方面强化冬季污染治理

陈吉宁说,冬季之前措施都是管用的,但现在看来,到冬季之后治理措施还不够。环保部最近正在研究提出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解决好这段时间的冬季污染问题。

“京津冀的问题从长线看,还是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问题,必须进行较大调整。”他说,“还要解决冬季供暖带来的污染问题,控制冬季新增污染物排放。”

陈吉宁指出,北方供暖有三个问题:一是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率较低;二是燃煤锅炉环保设施跟不上、装备水平低,单位排放是大电厂的十几倍,如果安装高效的脱硫脱硝设施,许多企业无力承受;三是农村散煤问题,京津冀散煤占全国总量20%,一吨散煤是电厂排放的10倍以上。

他表示,冬季污染治理涉及多部门合作,将从6各方面强化冬季大气污染治理:

——全面加大燃煤锅炉取缔力度,改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燃气供暖、电供暖等方式淘汰分散小锅炉,20万人口以上县城都要实现热电联产,今年底淘汰京津冀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

——积极推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散煤治理,今年10月底前,京津冀地区荣乌高速以北、京昆高速以东近1万平方公里区域的“禁煤区”不能再烧散煤;

——加强工业企业冬季错峰生产力度,通过工业企业采暖期减少生产,抵消供暖等新增污染排放量,尤其是京津冀传输通道城市企业的错峰生产力度还要加大;

——提高行业排放标准,加强排污许可管理,严格依法对违规排污企业实施停产整治;

——依托科技手段和网格化监管,加大排查、整治“小散乱污”企业力度;

——强化对高排放车辆的监管,严格管控重型柴油车及高频使用的出租车污染物排放,加快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

此外,陈吉宁指出,机动车污染在大中城市中表现明显。要建立环保达标监查,建立环境保护召回制度等方式,管住新增机动车排放;通过提高在线监测能力等方式,降低在用车辆排放;同时推动油品升级,提高铁路运输比例等方式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

  不靠蛮干:提高环境治理科学系统性

此次重污染过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东北、陕西、四川甚至广东的部分城市也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尤其是西安、渭南等地方污染问题突出。广东从2000年左右开始治理工作,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已经连续两年达标。但今年极端气候影响下,有些城市也出现重污染天气。

“总体上全国是在改进,但个别地区环境污染程度不降反升。我们正在评估,分析到底主要是极端气候天气的影响,还是治理不力造成的。”陈吉宁表示。

“这个冬天雾霾是全球性的,印度、伊朗、韩国、英国、法国等地这段时间也出现持续污染。”他介绍,全球性气候不正常,冷空气去了北美,暖空气留在亚欧大陆。广东部分城市污染天气也跟极端气候有关。

但陈吉宁也指出,对每一个污染不降反升的城市都要采取措施,通过约谈等方式落实地方政府责任。

去年12月以来的两次重污染过程中,一些城市出现长时间“爆表”。这些城市的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到位,该如何加强?

他说,重污染天气预警要依法启动,这些地区确实要加大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力度。启动什么级别预警由地方政府来决定,环保部会按照启动级别对各地进行督查。

他介绍,督查发现地方应急预案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针对性不强,地方采取的措施不见得非常有效,有的甚至有“一刀切”问题,科技支撑能力也不够;二是预案的落实不实,环保部要加强督查,一旦发现要“顶格处置”,长时间“爆表”的地区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目前,环保部正在对“2+18”(即北京、天津、河北及周边省份的18个城市)城市的重污染应急预案进行评估,以进一步提高预案的针对性。

应对重污染天气过程中,有些地方采取的一些措施引起社会争议。对此,陈吉宁表示:“环保治理从来都不是靠蛮干解决的,必须科学有序,社会代价才会小,才能够知道措施有效性如何。”

他说,环境污染治理要科学化、系统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环境治理需要多种措施配合,需要地区联防联控。同时还要依法行事,不能任性。从管理要环境质量,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有的地方由于能力问题等原因,采取了一些和民生相冲突的极端措施。我们希望这些地区能把功夫用在平时,更有序地更好地解决我们面临的污染问题。”他说。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