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据不敏感、不重视、不研究,问题摆在那儿却漠不关心”在武汉市组织部长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陈一新直指党员干部“心中无数”的现象。他强调,对党员干部而言,“心中有数”不仅是实事求是工作态度的体现,也是科学决策工作能力的直观反映。可以说,是方法论,也是一堂作风课。
时下,一些党员干部说起上情“不了解”,谈起下情“不清楚”,汇报工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部署工作“转发文件应付交差”,工作抓不出实效,正是因为“心中无数”。当看到,心中有数才能工作中有的放矢、决策时成竹在胸,这就需要党员干部用好“心中有数”这把金钥匙。
要练“勤学善思”的能力。《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胸中有“数”,说的是党员干部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作为党员干部,如果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对数据不敏感,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当看到,“心中有数”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学习培养的能力、思考锻炼的思维。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在注重本岗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紧跟本地实际需求,全方位、多角度地优化知识结构,学会“入网”,提高对定量数据的分析、运用能力。
要下“解剖麻雀”的功夫。数据是不是流于形式?能不能反映客观情况?务必讲究一个“真”字。当前,一些地方热衷于“面子工程”,数据注水搞“假盆景”,抓不住核心和要害;有的调查走马观花,为了结论而找数据,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不仅违背了以数据论实绩的初衷,也助长了党员干部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如何让数据说话?如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学会“解剖麻雀”的真功夫,深入实际、直奔基层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弄明情况。比如,各单位发展的现状、规划的目标、存在的问题、百姓的期待、群众的诉求,用量化的数据全方位解剖工作实情,才能掌握客观实际,掌握工作主动权。
要有“务实求效”的干劲。实践检验真知,“心中有数”最终是要体现在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上,本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在工作中,以数据为导向真抓实干,用实践创造经得起检验的实绩。时下,改革处于攻坚期,发展处于深水区,决胜全面小康就是要有“务实求效”的干劲,善于从数据中分析背后的问题,增强发展的底气。比如,完成5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实现双百目标,只有出实招拿实策,才能在繁重的工作任务、多元的利益纠葛面前,以冷静的判断和缜密的思维,把最实在、最紧迫的政策贯彻好,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解决好。
“心中有数”是责任,也是担当,体现能力,更彰显作风。作为党员干部,只有用好“心中有数”这把金钥匙,才能开启破难攻坚的大门,成为改革发展的行家里手。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夏区舒安街道办事处)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