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 厉行休生养民(2)

全面深化改革 厉行休生养民(2)

摘要:在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同时,坚决查处政治、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的腐败案件,有效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按照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必须坚定不移高举改革旗帜,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期的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牵涉的体制矛盾和利益关系愈益复杂,改革将无比艰难。但改革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只有戮力同心,以更加坚定的努力与更加积极的探索,敢闯敢试,敢破敢立,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才能闯出新路,蹚出险滩。

稳中求进。展望新的一年,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年是国家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既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并将迎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改革定力,加强改革协同,一锤一锤钉钉子,把责任压实、要求提实、考核抓实,切实干,干到位,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国企改革。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企改革、特别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社会关注,民众关切。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确定改革项目,明确改革目标,细化责任清单,确保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同时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关键是要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不折不扣贯彻落实,防止变味走样。

产权保护。“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是中央贯彻宪法原则、推进依法保护产权的顶层设计,对公民产权保护意义重大,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创业吃了“定心丸”。着力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要加快民法典编纂,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当前,要切实落实中央提出的“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增强企业家投资创业信心;保护企业家精神,推动实业报国,支持企业家潜心创新发展;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为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人才支撑;引导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用勤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财税金融。要积极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落实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抓紧提出健全地方税体系方案。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不动摇,重点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提高依法监管能效,有效推进金融监管改革,启动金融共同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严控资金脱实向虚,严防民营银行、上市公司成为个人的提款机,引导金融业回归正道,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中国创造。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适时出台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坚持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金融作用。

问题导向。改革的生命力在于以问题为导向,抓住不同阶段的关键矛盾,不断回应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只要符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只要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只要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就坚决地破、坚决地改。”因此,2017年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增强预见性、前瞻性,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加强对国企、财税、金融、土地、城镇化、社会保障、生态文明、对外开放等基础性重大改革的推进,抓好已出台改革方案的落地生根;坚决守住金融风险、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底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完善一揽子政策组合,合理引导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加大扶贫资金落实力度,克服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倾向,确保完成再减贫1000万人的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就要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哪里出现新问题,改革就跟进到哪里。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防止“用方案落实方案”的惰性,贻误改革,阻滞改革。特别是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改革落实上投入更大精力,建立抓落实的台账,包括硬任务、硬指标、硬考核,每项改革落实都要有时间表、路线图,跑表计时,到点验收;要强化责任落实,把抓落实的责任扛起来,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