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推进智库出成果
主持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应当如何看待,如何改进?
张晓强委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管智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除此之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当前,一些政府部门对于智库的作用有了充分认识,但并不知悉哪些智库在哪些领域有何特色专长;而有的智库机构坐拥研究成果,却找不到合适的转化渠道。其次,体制内的智库需要去行政化,通过打破体制机制束缚激活研究动力;而新设立的社会智库,则应当不断完善内部制度,通过规范运作达到高效运转。再次,对外交流要真正出成果,就必须使用对方听得懂、好理解的话语体系去表达。
张倩红代表:高校智库近年来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比如,高校智库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理顺,相互之间的协同机制尚需进一步加强。为此,要在人才引进、资源汇聚、成果评价、协同合作等方面,完善高校智库建设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与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络机制,形成多渠道的成果发布机制,建设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进而打造智库品牌;完善人才共享机制,凝聚一批既有较高学术造诣又熟悉政策制定的高端人才。
周洪宇代表:应当在明晰定位、做好长期规划上下功夫。未来,我国智库应当朝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产出战略性、前瞻性、思想性和客观性的研究成果。此外,还要千方百计地让智库的“谋划”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让智库的“方案”转化为实际行动,让智库的“言论”转化为社会共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