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指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认为,面对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发展新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扩大对外开放受重视
“近40年来,我们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矢志不渝。有困难、有障碍,仍然坚韧不拔;有成就、有喜悦,继续引领前瞻。”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认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因为这关乎中国人民的福祉,同时也会惠及整个世界的发展。
周汉民委员列出一组中国2016年的数据:利用外资1300亿美元,继续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超1700亿美元,上升为对外投资第三大国;进出口总额24.33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敞开着,始终不会关闭。”他说,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注意到应当融入世界、反馈世界、贡献世界。
“金融改革创新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也提升了对外开放的水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在广东自贸区试点开展了跨境本外币资金集中运营、跨境人民币贷款、外债宏观审慎管理、外债资金意愿结汇等业务,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且制定了《关于金融业支持广东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下放银行直接办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等改革政策,确保市场主体享受改革红利。
“未来还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创新,比如允许在自贸区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把广东自贸区建设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王景武代表说。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徐钧健分析说,观察一个大国在崛起中对世界的影响力和贡献度,有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其在世界范围的经济竞合能力。自由贸易区的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平台建设,恰恰能反映出该国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综合能力的强与弱。徐钧健委员认为主要有两大参考指标:一是国际参与度,即平台上参与交易的国家数量;二是全球利用率,即平台被世界各国转口交易的使用率。
外贸优进优出待升华
“如今,我国外贸不只是简单地追求数据增长,而是更加注重转型升级、优进优出、提高附加值等。这样才有助于加快我国实现由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胡旭晟表示,面对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外贸更应保持定力、做好自己。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张小济说:“当前一些行业存在边去产能、边进口的现象。我们要着眼长远,坚定不移地在去产能的同时实现优进优出,更加注重进出口结构,而不是单纯追求进出口的总量和规模。”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贸易关系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部长高虎城表示,光是旅游、加工贸易,我国去年就为美国增加近70万个就业机会。这么大的贸易额,这么多领域的交流,完全没有矛盾和摩擦,是不可能的。
“我看到过一个数据,每隔十几分钟就有一架航班在中美两国之间起飞、降落,现在美国几乎所有大城市都有中国航空公司的航班。”高虎城委员认为,应该理性看待、积极应对,未来中美经贸关系会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我们要积极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发展,为两国人民谋福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