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璐琦:中医药发展迎来前所未有机遇(2)

黄璐琦:中医药发展迎来前所未有机遇(2)

(三)

做好中医药的继承工作。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理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正确看待和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问题,既不能一讲到中医药的继承,就一概排斥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也不能一讲到创新,就完全舍弃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学术本质。必须充分遵循中医药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现代先进的诊疗方法与内容纳入中医运用过程中,站在现代科技肩膀上,争取中医药最大突破。

做好中医药的发展工作。做好中医药的发展需要以开放的态度和包容的精神接纳现代科学与技术,不断提高中医药创新发展能力。形成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思路与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深化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建立概念明确、结构合理的理论体系,完成好传统中医药向现代中医药的转变。在既尊重传统中医的科学理论又尊重现代医学要求的基础上,采用公认的科学检验标准和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医,将中医药融入现代医学并变成现代医学的一部分。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从单一的中医药治疗模式转变为融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一体的多元化中医药服务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中医服务需求。通过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将临床实际疗效、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等对未来中医药发展的长期影响作为考核重点。建立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学体系,不断提高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率。

做好中医药的利用工作。中医药是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确切的临床疗效的医学科学,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认识和发挥中医药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独到之处,积极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突发流行性疾病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全面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和技术研究,全面推广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积极构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制定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激励政策,大力推进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大力推进中医药自主创新,促使中医药在社会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进中医药行业内外、境内外交流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展合作领域,形成中医药包容开放的发展新格局。坚持“先内后外,以外促内”,先在国内做好科研、临床方面的研究,制定好相应的规范标准;坚持“先药后医,医药并举”,推动一批确有疗效、国际使用广泛的中药产品先走向世界,用疗效展示中医的科学成效;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通过先推广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中医药海外文化传播,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文化和学术的国际影响力,让世界人民了解和接受中医药,提升国际医学界对中医药理论及其科学性的理解和认同;坚持“促进交流,互利共赢”,深化与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全球传统医药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推进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创新发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沿线国家合作,扩大中医药的应用范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