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工业4.0还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吗?

走向工业4.0还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吗?

编者按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德、日等国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掀起一股“再工业化”潮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已然成为不可避免的全球发展趋势。在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正式提出“工业4.0”战略,希望以此来振兴本国制造业,该战略的推出迅即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转型竞赛。2015年5月,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明确要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启动智能制造工程,推动互联网在制造业领域中的深化应用。

1.工业4.0,中职教育的危机与契机

与工业3.0时代相比,工业4.0时代的主要标志就在于智能制造,即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和信息物理系统的高度结合,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在工业4.0时代,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技术将会得以进一步提高,在某些领域,原来由人所从事的工作逐渐为机器人所取代。这一过程中,职业教育将扮演何种角色?是将迎来发展契机,还是将无用武之地?

实际上,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工业4.0的冲击下,江浙沪地区的不少企业已经迈入“机器换人”行列,而受到冲击最大的无疑是中等职业教育。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12万所,比上年减少676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01.25万人,比上年减少18.51万人。在这种生存危机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再次受到质疑。很多人疾呼,工业4.0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已经可有可无,应该将发展重点集中在高等职业教育上,着力培养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2.破除伪命题,抓住契机发展中职

在走向工业4.0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还需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呢?如果答案为“否”,至少应该满足以下三个基本假设。假设一,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水平,尤其是制造业发展水平已经全面迈入工业4.0时代,不再大量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假设二,我国目前的劳动力结构已经不断优化,没有必要再依靠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中、初级技能人才。假设三,工业4.0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绝大部分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由高等职业教育甚至应用型本科来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检验假设一的关键在于考察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尤其是制造业发展水平。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我国可以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且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制造业水平一般。也就是说,在东部地区率先迈向工业4.0时代的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水平大多仍处于工业3.0,甚至工业2.0时代。因此,应该理性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制造业水平离全面迈入工业4.0时代至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前提是要补齐尚处于工业2.0、工业3.0时代的区域经济发展短板。由此可见,在走向工业4.0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至少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仍然大有用武之地,故假设一不成立。

检验假设二的关键在于考察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结构。从企业规模结构来看,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仍然占据较大比例。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进度也明显较慢,现阶段对中、初级技能人才仍有很大需求。而中小企业本身生存压力就相对较大,能够用于人才培养的资金相当有限,这就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承担起帮助中小企业培养所需人才的任务。另外,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增长0.4%;本地农民工10863万人,增长2.7%。而我国的农民工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就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技能水平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产品服务质量的提高与“中国制造”品牌的打造。我国要想打造中国品牌,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然需要提高农民工群体的技能水平,帮助农民工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减少低技能人才的比例。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必然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承担起更多的培养培训责任。由此可见,就我国的劳动力现有结构和水平来看,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等职业教育依然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故假设二不成立。

 检验假设三的关键在于考察工业4.0时代的工作岗位人才到底应该由谁来培养。一项对工业机器人应用岗位、核心技术和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表明,机器换人之后,会带来对一批工业机器人相关岗位的新需求,包括机器人的安装、调试,机器人的操作、维护与维修,生产线的安装、运行与改进,智能车间的远程监测、在线管理等等。在这些不同的岗位中,对人才的核心技术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并非所有的岗位对人才都有较高水平的技术技能要求,因此也并非所有的智能车间岗位人才都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来培养。该调查研究显示,以上岗位中,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需求比例为31%,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需求比例为39%,对应用型本科学生的需求比例为30%。因此,即便到了工业4.0时代,也并不意味着所有岗位都需要由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来培养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仍有较大需求,故假设三不成立。

因此,毫无疑问,在走向工业4.0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倘若能够抓住这次机遇,在政策环境日益改善的今天,中等职业教育无疑仍将大有可为。就现阶段而言,当务之急在于抓住工业4.0提供的发展契机,调整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方向,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对象,拓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服务质量,这样才能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在新历史阶段的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