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凤凰男” 曾国藩比育良书记祁厅长高在哪里

同是“凤凰男” 曾国藩比育良书记祁厅长高在哪里

摘要:“进退”二字,考验人心,实在是一门大学问。

近期的热门《人民的名义》,其中最吸引人的角色,我认为还是反面之中的祁同伟厅长与高育良书记,这两人其实也很能干,也曾做过许多对人民有益的事,然却信奉了相同的官场哲学——念兹在兹唯有官位。为了升官,一个可以去哭赵家的祖坟;一个可以批赵家美食城的条。由此可知,“进退”二字,考验人心,实在是一门大学问。遗憾的是,有太多的官员,如同祁、高一般,为了“官家风味”,忘了自己曾经的“寒士本业”。

在中国历史上,曾国藩则是一直都知晓自己本是“读书寒士”,并常常与家人回味“耕读”滋味的封疆大吏、省部级官员。他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后,就一直在寻找退隐山林的机会。比如对捻军作战之后,他就坚辞回任江督,然而未得应允。他在与其子的家书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余决计此后不复作官,亦不作回籍安逸之想,但在营中照料杂事,维系军心。不居大位享大名,或可免于大祸大谤。若小小凶咎,则亦听之而已。……目下官虽无恙,须时时作罢官衰替之想。(《谕纪泽》,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三日)

曾国藩不想继续做官,倒也不是一下子就甩手不干,而是希望不做两江总督,只在军营之中照料杂事,维系军心的稳定,保障湘军的裁撤等各项既定方案都能得以平稳过渡。不再做官,其中也有私心,那就是要“知进退”,所谓“居大位享大名”的背后,其实有着无数双眼睛在盯着,皇帝在盯着,百姓在盯着,同样其他大小官员也在盯着。故而越是位高权重,越是难免“大祸大谤”,曾国藩后来在直隶总督任上处置天津教案失当所遭致的谤议,便是最好的证明。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