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华明之也在党组织安排下,在另一国民党机关谋了职位,两人开始并肩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一干十余载。
档案资料记载,沈安娜利用国民党中央总部工作的机会,获取的情报不仅有数量而且有质量。1941年,沈安娜为了拿到国民党即将召开的五届五中全会的重要报告草案,虽然已怀孕八个月,仍气喘吁吁坚持上班。由于草案不便带出,她便练就了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强记本领,然后用速联符号记下来,顺利完成任务。
在国民党内部做潜伏,随时有生命危险。华克放讲述了她父母所经历的生死考验。
她
沉着冷静
上级被捕后没露丝毫破绽
被誉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华克放对记者说,“1942年,父母的上级领导是南方局派来的徐仲航,在正常约定的时间,他没有来,等了很长时间也没动静,但情报又不能总藏在家中,于是母亲写信到徐仲航的工作单位,说,徐先生,孩子生病借了你一点钱,但这个月工资不够开销,请你原谅,下个月再还。”
很快,就有小特务前来威胁:你怎么还给他写信啊,他是共党,被抓起来了!虽然沈安娜内心很紧张,但表现得很镇静:“小职员借几个钱算得了什么,有什么事找朱(家骅)秘书长去。”华克放说,过了几天,中央党部的几个人在下班前冲进母亲办公室,连说两声“徐仲航被枪毙了”以此作威胁,母亲知道他们在诈她,心想,如果面露紧张,岂不是正中奸计吗?想着,就将手中的钥匙狠狠扔在桌上,“你们说这话什么意思,跟我有什么关系”,发了一顿火把他们轰走了。回去后赶紧将竹竿、饼干桶里的情报烧毁处理掉。
沈安娜和华明之想到了最坏的结果,沈安娜安慰丈夫,如果自己进去了,要保护好孩子们。然而,硬汉徐仲航在被捕后,受尽酷刑却坚贞不屈,保住了党的秘密。华克放表示,当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母亲到了宋美龄身边当速记。她的机灵和速记水平以及小楷让宋美龄很喜欢,也赢得了宋美龄的信任,为沈安娜又多了一把保护伞。
扬子晚报记者在锡山区档案馆馆藏资料中看到,1942年秋至1945年是沈安娜和华明之一生中最痛苦、难熬的岁月。由于徐仲航被捕,他们处境险恶,无法与党组织联系,心情极度压抑。再加上一家人接连得病,令人心力交瘁,他们在十平米的陋室里翘首企盼党组织来联络,但是,敲门声却沉寂了三年。
尽管联系中断,他们的工作还在继续。两人一如既往地搜集、整理、密藏情报,失效后,再亲手销毁,无数次这样无奈的循环。在这期间,国民党要给沈安娜升职,沈安娜以速记更重要为由拒绝。一些国民党政要看他们一家居住局促,提出要调换一处住房,也被拒绝。因为沈安娜知道,速记工作是情报来源地,而那个破烂的家,是与党组织秘密接头的联络点,不能轻易搬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