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教育家多难得呀

这样的教育家多难得呀

摘要:刘彭芝的教育思想很突出,她雄才大略,一心要争一流,要把人大附中办成世界一流的中学,包括具有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老师队伍、一流的学生来源、一流的课程深度和广度、低于世界水平的师生比例、一流的硬件设施、充足的财源、毕业生能有考入一流大学的较高的比例、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以及一流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气质。

新中国有没有自己的教育家?

我一直以为新中国没有自己的教育家。我知道的大教育家几乎全是旧中国的:蔡元培、黄炎培、陶行之、晏阳初、张伯苓、车向忱等等。1949年以后,也许是人事体制的问题,我们再也没有出现过全国知名的大教育家。一是校长都是国家任命的,到点就退,换得太快,搞不了一辈子,难以成气候;二是都是公立学校,学校实行集体领导,一个人说了不算,个人的权威难以形成,很难有什么个人的作为。

但是,出了一个叫刘彭芝的女校长,完全打破了上面的成见。

她是名符其实的教育家,新中国自己的。在她的领导下,七年功夫居然奇迹般地有了一个世界一流的好中学。

有书为证,这本书是刘彭芝本人写的,叫《人生为一大事来》,很厚,有50万字,500页,是《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里的第一本,2004年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称“教育家”应该是有标准的,不是拍拍脑袋算一个,随便说的,我认为,起码有四条标准:第一,他有一套完整的教育理念,即有自己独立的办教育的思路,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得以实践,成了完整的一套办法;第二,他造就了一个或一系列出类拔萃的好学校,里面有好的校园,好的设施,好的老师,好的学生,毕业生中人材济济,成绩显赫,属于拔尖的,当然,这个好学校是实践那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的结果;第三,他本人极富个人魅力,有很高尚的人品,有巨大的凝聚力,有伟大的牺牲精神,几乎像圣徒一样,绝对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很高的智商、管理才能和应变能力,是个极有爱心的人,心地善良,博爱,是个大人道主义者;第四,他能走在时代的前列,能与时俱进,能捕捉最新的信息,能吸收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总之,自己是个顶不保守的新人,从而能培养一代新人,造就时代的弄潮儿,去带头掀动时代的春潮。

刘彭芝校长,她是人大附中的校长,从这四条上看,都很合格,有实实在在的成绩摆在那儿,她就是当之无愧的货真价实的中国当代教育家。一点不假。

她的名字可以和中国的现代知名大教育家们并列。

其实,我们对她宣传实在是太不够了。我以为,一定要大讲特讲她的故事,让她的名字家喻户晓,让全国的人都崇拜她,敬仰她,佩服她,爱她。

她是光荣的大教育家。

她的教育思想是争当世界一流

每个教育家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平等施教,不问贫富等级,这在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是极不寻常的,非常不简单,影响深远。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兼容并蓄。其他的教育家,有的主张因材施教,有的主张在探讨中求真理…..不一而足。刘彭芝的教育思想很突出,她雄才大略,一心要争一流,要把人大附中办成世界一流的中学,包括具有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老师队伍、一流的学生来源、一流的课程深度和广度、低于世界水平的师生比例、一流的硬件设施、充足的财源、毕业生能有考入一流大学的较高的比例、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以及一流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气质。这十个“一流”是刘彭芝1997年提出来的,她自当“领跑员”,不歇脚地为此奔跑了七年,居然跑成功了。书里举了相当多的例子,描写人大附中怎样把外国名校在不同领域里比了下去,或者夺了许许多多世界级的金奖,真的成了世界一流,不简单呀。

何等神奇的七年。

不如说,这里有何等神奇的办学理念。

更不如说,这里有何等神奇的领跑员,何等神奇的刘彭芝这么个人。

不错,人大附中原来就是名校,底子相当好,但刘彭芝刚当校长时,人大附中和世界一流还有很大很大的差距,以至当刘校长上任五天后说要把人大附中办成世界一流的中学时,许多人真的以为她疯了,说什么疯话呢。

应该承认,领导人或者领头人个人的杰出作用在人大附中七年的变化中再次被辉煌地证明了。

人人都记得1993年孙晓云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是怎样在国内教育界乃至全国引起强烈震撼,当时刘彭芝就意识到这是一种中国教育的危机,更加刺激了她在国际竞赛中奋起直追的紧迫感。在随后进行的一场高水平的绘画和几何远程教学比赛中,三次较量下来,人大附中学生在自主性、积极性、独立性、创新性、扩散性、分析力等六方面都优于日本学生。日本学生对人大附中学生的高超的英语水平和数学能力深为敬佩。这在日本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兴趣。这次较量的可以当成对《夏令营中的较量》拷问的正面回答。有趣的是,冲在最前面的是人大附中的一个小女生,没有经过指定,是她自愿报名参加的,这尤其难能可贵。她用诗表达了她的热情:挡在我们面前的/是湍急的河流/我们要游过/是荆棘丛生的密林/我们要穿过/因为我们年轻/年轻的生活充满挑战/挑战困难的勇士/血液里不容有一丝畏难的怯懦/。这位小女生的诗表达了人大附中学生的强烈自信,以及自信后面的实际水平。

故事篓子

500页的《人生为一大事来》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真实而感人,这是本书之所以好看的根本。

由这些故事里你不得不佩服这位教育家的伟大、超常,她有一颗绝对不凡的头脑,干出了特殊的事情。

你会因此而激动,甚至落泪,会惊叹世界上居然有这等奇特的事。

要知道,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闹了半天,就是由这些无数的小故事塑造而成的。

小故事成了本书的魂。

真该把它们拍成电影、电视,让更多的人能看见,能惊叹,能感动,能有所思。

有一个孩子叫王羽熙,是男孩,爱画画,是刘校长亲自面试把他破例招进来的,他的成绩不够录取条件,可是刘校长愿意给他提供一个适合他的学习环境。入了校,他被编入理科成绩特别好的实验班。他感到很吃力,但对绘画的爱好和追求丝毫不减。老师一点不歧视他,反面鼓励他,帮助他展示他的绘画才能。他的双亲认为他不务正业,极力反对他画画。初中毕业后,父母因为他学习成绩一直不好悄悄地让他转入了一个普通学校。孩子一脸的不高兴,很少说话。十五岁的他给刘校长写了一封长信,说他已经创作了一部叫《新游记》的画册,出版社已经出版,可不可以在人大附中为他举行一场作品讨论会。刘校长大吃一惊。找母亲谈话,责问为什么要让王羽熙转学,也怪自己粗心,而且马上建议让王羽熙再转回来上学,说:“我还愿意要他,他本来就是我们的学生嘛。”当即就开了接收证。三年后王羽熙高中毕业,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这时,王的母亲给刘校长写了一封信。信也很长,其中她说,当第二次招回学校时,她陪儿子进校,正下大雪,只见儿子甩下她,飞奔在学校的马路上,张开双臂,高兴地大喊:“人大附中,我回来了!”她知道这是儿子十六年来最高兴的一天。母亲感谢学校接纳了这个“拉分”的学生,并给了他最好的教育。

我相信,任何一位读者读到这里,都会动容的。

还有一位学生,也是男孩,爱打架,专欺服同班的男学生,搞得大家见了他便望风而逃,没法共学。刘校长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知道他因家庭原因由小短少爱,从而造成心理伤害,似乎老要发泄某种仇恨。校长便异想天开,为他一个人单开了一班,请特级教师出山当班主任,一切课程照旧,老师们面对大教堂为一名学生上课。半年过去,才变成两个人一班,加了另一位男孩当同学。校长建议让这位后来的同学当副班长,让那一位原先爱打架的当班长,并勉励他们为准备当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而发起最后冲刺。孩子和两个孩子的家长都大为感动,都表了态,尤其是头一个孩子,说“我要当好班长,把同学团结好,一起好好学习。”

以上仅仅是两个随便举出的例子。这样的故事,一个挨着一个,还有好多好多,装了一满筐,好看呀!都让人久久不能心静。

这就是好书。它用无数奇妙的故事证明杰出的教育家的言行会产生多么辉煌的成就,真可谓令人心悦诚服,拍案称绝。

刘彭芝的书写得分章分节,分得很细,也分得漂亮,宛如一副完整的骨架,那么,这些精彩的故事,便是血脉和肌肉,于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高大形象便立在了读者的面前,可敬可爱,他的名字就叫教育家。

刘彭芝的学生对她有一个亲切的称呼,这个称呼是发自肺腑的,叫她“刘妈妈”。

还有一个比喻也是最贴心的,当人们看见刘彭芝校长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学校里苦干,看见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便对她说:您一定是把学校当成了您的孩子。

这句话说到了她的心坎上,会让这个精干坚毅的人顿时泪流满面。

我自己也这句话落泪。

我终于明白,教育家是怎么来的,她的聪明才智,她的拼死拼活,全来自这分大爱,朴实的,深厚的,无边无际的大爱。

这样的校长是不应该退休的,也不应让她当官,要让她终生当校长,要珍惜她,承全她!

这样的教育家多难得呀。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舒乙)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