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中国产品技术优势 实现合作伙伴互补共赢
在与阿帕奇合作过程中,中国石化利用国勘埃及公司平台,引入和移植中国石化的技术优势,实现合作伙伴互补共赢。
国际上,斯伦贝谢等少数企业控制着物探、钻井、测井、工程建设等主要油服项目,占据大部分国际市场份额。
长期以来,阿帕奇公司一直在使用几大西方油服公司的产品,对中国制造不屑一顾。但在和中国石化开展合作以后,他们的观念逐渐发生了改变。
从国勘埃及公司借调到阿帕奇合伙企业QPC作业公司的HSE(健康、安全和环保的简称)副经理张洪说,这几年中国石化经常邀请阿帕奇公司高层去国内参观,也为他们介绍一些质量可靠的中国产品,他们对性价比高的中国油服产品越来越感兴趣了。
“去年9月,戚大锐去中国访问,特别提出想通过中石化的平台引进高性价比的设备,我们现在就在给他们推荐中石化胜利油田泵业公司的电潜泵,性能很好,与西方大公司相比也有一定价格优势。”张洪说,中国产品性价比高,引进后能降低成本,使中、美、埃三方同时受益。
戚大锐也表示,近两年与中国石化开展合作后,他多次到访中国,对中国产品的印象逐渐发生了改变。“中国产品性价比高,如果采用可以降低成本,这对外汇不足的埃及尤其重要,这也是三方探讨合作的一个领域。”
推广先进理念和经验 促进项目与环境和谐发展
三年来,国勘埃及公司外派阿帕奇的三位管理人员坚持推广中国石化HSE管理先进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了阿帕奇埃及项目与埃及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014年3月进入联合作业公司后,张洪在最短的时间内考察了QPC管辖的4个主要油区,了解了关键设施和要害装置的安全管理状况和风险隐患。 “埃及的耕地很珍贵。阿帕奇项目有一个油田靠近尼罗河畔的农田,如果油罐车翻车或者管线破裂,就会发生溢油事故,造成污染,但以前没有任何应急措施。从2014年开始,我们制定了应急预案,购买了相应设备,对员工进行培训,并与应急专业公司建立了服务机制,前后共投入几十万美元。三年来,我们没有发生过一起对环境有影响的污染事故。”张洪说。
中国HSE管理人员进驻后,埃及国家石油公司下属作业公司在事故上报、承包商管理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埃方更加重视生产,对安全和环境的重视和投入不够。公司里虽然有HSE职能,但话语权很弱。我们来了以后,不断提升HSE话语权,促使埃方在设计和施工相关决策中更加注重健康、安全和环保。”张洪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