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少开药多挂号”打上补丁

为“少开药多挂号”打上补丁

8日,北京市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满月”。市卫计委表示医改符合预期,以药养医机制已不复存在。医改以来记者走访多家医院了解变化,有患者反映,药费虽然降了,但挂号次数却增多了,同样的药量以前挂一次号可以开齐,现在需要分多次挂号。对此市卫计委表示,如果医院故意少开药让百姓多挂号,各医疗机构必须纠正。市卫计委将对不合理的“多挂号”开展专项督导检查。(5月8日《北京青年报》)

少开药多挂号,究竟是患者多心还是确有其事?想必二者兼而有之。这是因为,在患者看来,医生这么做可以增加收入,即使是正常的少开药多挂号,也可能引起患者的怀疑。挂号次数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瓜田李下,“看园人”警惕性高一些,把纳履当偷瓜,是人之常情。

另一方面,取消药品加成,开药不再有收益,但挂号费内含医事服务费,价格也数倍上涨,多挂号就可为医生带来好处,纵使绝大多数医生不耻于取此小利,但谁能保证每位医生都会如此?少开药多挂号现象将难以避免,将来也可能或明或暗地存在。

由此看来,患者的反映不管是否多心,至少是一种提醒。但对于这类现象,社会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医改在解决大问题的同时,也可能催生一些小问题,这是合理现象,应该在意料之中,但不能因为有小问题就否定大成绩。具体而言,多挂号现象即使较常见,但三级医院总门急诊量下降15%却是不争的事实,部分患者或许多掏了些挂号费,但与药品费用节约4.2亿元相比,可谓瑕不掩瑜。

当前“少开药多挂号”虽算小问题,若形成趋势甚至变成行业潜规则,就可能成为一个导致看病难和看病贵新问题,不能无视其存在而不进行干预,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会产生事半功倍之效。

因此,对于不合理的多挂号理应进行查处,但查处只是事后惩戒,不仅查不彻底,而且因涉及到技术纷争而难以界定。最好的应对办法是为多挂号打上政策补丁,通过政策设计,让医生既不愿也不能通过不合理多挂号来获利。

譬如,在挂号费分配上,对于短期内的连续多次挂号,可考虑递减医生获取的收益,减少甚至消除多挂号对医生的诱惑。挂号费上涨,实质上是医生劳动价值的体现,若能在更广领域体现其劳动价值,若薪酬改革步伐加快且力度更大,医生或许不会在挂号费上花心思了。

在监管方面,更需更新思路与做法,出台与医疗新体制相适应的监管措施。比如过去用处方审核、处方点评等制度来减少大处方,如今药不赚钱,大处方有望减少,就应转变思路,针对“多挂号”等新现象展开类似点评和审核,转移监管侧重点,方能更好地防范医疗新体制导致的类似新问题。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