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经济学繁荣发展的三个要点(2)

推进中国经济学繁荣发展的三个要点(2)

摘要:解决问题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落脚点,它不仅要求提出的研究问题是真实的,而且要求研究的结果有助于问题的克服和解决。因此,对策研究或政策建议应属于经济学研究的构成部分,它的学术价值并不低于机理研究。

  二、在传承中创新

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经验,推进中国经济学形成的探索已有几十年的历程。但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受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左”的思想影响,经济学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应从资本主义的对立面产生,由此,国外的经济学仅供批判,不能借鉴。似乎中国经济学应从零起步且不应吸收国外已有研究成果。这使得中国经济学研究走了一段弯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推进中国经济学研究过程中,一切以西方经济学原理和认识为圭臬的倾向也有所抬头,以至于在中国经济学研究中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展;另一方面,以西方经济学为主流,甚至连经济学的写作格式都以西方范式为基本规范。对此,讲话强调:“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

事实上,每个理论体系都是在传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新的实践经验总结而形成的。在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马克思经过潜心研究,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成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于1890年发表了《经济学原理》,保罗·萨缪尔森于1948年发表了经典教科书《经济学》。可以说,没有传承,不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就不可能有创新发展。经济学的概念、原理和理论体系既不是一代人更不是一个人所能创立完善的。

毛泽东曾经指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应是中国经济学传承创新的基本遵循。传承意味着站在前人的肩上,传承的目的在于创新。传承是一个既吸收又扬弃的过程,即保留“古”、“洋”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糟粕,并用建立在新实践基础上的新认识、新原理予以修正。理论创新有多种方式,既表现为创立一个新的概念、范畴、原理和方法,也表现为搭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理论范式和理论体系。

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形是,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学家从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有益认识,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迄今依然缺乏系统的梳理,几乎无人从事中国经济学史研究,将其中具有共识的成熟的概念、范畴、原理等综合上升到理论体系。这是导致中国经济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的一个主要成因。鉴此,在传承中创新,应鼓励“久久为功”的精神,从点滴做起。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