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开辟合作共赢新天地 (3)

“一带一路”开辟合作共赢新天地 (3)

摘要:“一带一路”唱响合作共赢的主旋律,不仅拉近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为相关国家民众带来实惠,而且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三、“一带一路”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实践

世事如棋局局新。随着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壮大,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不可阻挡,人类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包容与平衡。这是时代的进步,不仅不是问题,而且是化解挑战的答案。全球化之势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努力。然而,西方一些人却一叶障目,认为自己在全球化过程中吃了亏,开始打退堂鼓,从全球化的旗手变为全球化的阻力。一度甚嚣尘上的“历史终结论”沉寂下去,西方日益担忧其优势丧失、辉煌不再,人类社会或迈向“后西方”时代,因此不惜祭出保护主义、以邻为壑的武器。可见,冷战结束20多年来,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仍面临重重挑战,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错综复杂、波谲云诡,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中国,期待中国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站在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塑造新型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还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着力构建命运与共的恢宏画卷,成为世界乱局中的稳定之锚。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习近平主席多次进行出访并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合作共赢的精神。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深刻阐释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推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化身为中国与国际社会坚定推动经济全球化、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自由贸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动力。尽管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在当前国际关系中仍有一定市场,但“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具有时代的先进性,旨在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结伴不结盟,有助于重塑国家之间的互动模式,让各国聚焦合作、分享机遇,散发着无法抗拒的魅力。

“一带一路”已经从中国方案变成“世界方案”,其蕴涵的合作共赢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及国际组织欢迎和支持。2016年11月,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共商、共建、共享等“一带一路”核心理念首次写入领导人宣言。11月17日,“一带一路”倡议首次写入第71届联合国大会决议,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广泛认同。2017年3月27日,中国与新西兰签署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安排备忘录。新西兰是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西方发达国家,具有重要示范意义。4月初,习近平主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时表示,中美加强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双方要抓住这个机遇。中方欢迎美方参与“一带一路”框架内合作。这实际上是向美国发出了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大计的邀约。4月11日,外交部长王毅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赫塔尔在北京共同签署《中国外交部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关于推进地区互联互通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向书》。这是中国与国际组织签署的首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旨在扩大双方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共识,加强交流对接,深化务实合作。

“一带一路”开辟了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新天地,为中国赢得更多朋友与伙伴。“一带一路”唱响合作共赢的主旋律,不仅拉近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为相关国家民众带来实惠,而且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一带一路”虽然是中国倡议的,但所创造的红利与机遇是世界的,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中国“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这正是“一带一路”的吸引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必将成为促进沿线国家实现和平与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实践中一座崭新的里程碑。

(作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