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新常态大逻辑引领大势、深化改革、稳定大局
用新常态的大逻辑认识当前经济形势,说到底,还是要立足新常态,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引领大势、深化改革、稳定大局,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朝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加速前进。
面对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引领大势、稳定大局中最为紧要的一条,就是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吃透中央精神,把认识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自觉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确保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始终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始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确保全面改革不断深化,力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论。用新常态的大逻辑认清形势,指导发展,就要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放在首位,确保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稳是主基调,是大局。只有稳住经济发展大局,才有主动进取的根基。因此,妥善处理好“稳”和“进”、“稳”和“好”的辩证关系至关重要。稳,绝不是不作为,而是遵循新常态的大逻辑顺势而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断巩固经济平稳向好发展态势。“进”,不是盲目推进,而是顺应新常态大逻辑有序进取,重点是集中精力打好化解突出矛盾的歼灭战,确保改革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战果。好,就是在稳中求进基础上,不断累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成果,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指导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充分体现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突出变化是原有生产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用递减。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新挑战,宏观调控要更加全面地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要主动引导市场竞争朝着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方向转变,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创新驱动。因此,只有牢牢抓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才能有效地引领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确保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效益大滑坡,避免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应当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有效化解经济发展主要矛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多功能钥匙”。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宏观上可以确保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取得新进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微观上可以倒逼实体经济加快创新,汇集优质资源夯实发展基础。与此同时,它还可牵动各级政府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加快简政放权步伐,把该管的坚决管住,不该管的彻底放下,集中精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我们要紧扣新常态的大逻辑,努力把握好各项举措的关联性,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以更稳、更好、更强的发展成就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