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流通”究竟到了哪一步(2)

“互联网+流通”究竟到了哪一步(2)

“互联网+流通”创新发挥积极作用

从创新探索实践的实际效果来看,尽管仍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但“互联网+流通”已经对我国流通体系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一是催生新业态、新渠道和新模式并扩大消费需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流通领域更紧密的结合,流通渠道趋于扁平、需求响应速度加快、供求信息更加直接充分,适应了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方式变革的要求,催生出一大批流通新业态、新渠道和新模式,市场供给逐步改善。在农产品、大宗电子交易、服务性消费、物流等领域,出现了很多生产与消费直接对接的流通组织方式。新业态、新渠道和新商业模式的活跃创新,不仅极大提升和改善了流通供给,而且有效扩大了传统消费市场,并且激活了跨境电商、农村电商、服务型消费等新兴消费市场,成为引领消费、带动消费的重要途径。

二是促进流通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创新和竞争能力提升。在“互联网+”快速渗透初期,实体企业虽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但也由此推动了流通企业的加快调整和创新,它们通过积极拥抱互联网,有效运用大数据,加快业态、管理、组织、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变革和创新,不断适应新的竞争形势。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的创新实践中,进一步凸显了流通企业所具有的实体经营资源、信息、知识和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互联网企业和流通企业转变方式,加快分工合作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三是加速流通现代化步伐。一方面,加速了流通信息化进程。由于电子商务本身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商业模式中的创新应用,因此在流通企业实施“互联网+”的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有效运转,就成为整个流通体系的中枢系统。另一方面,加速了现代化流通设备设施的应用和普及。随着“互联网+流通”向纵深发展,批发、零售和物流企业加快了先进物流及商业设备设施的应用,这对于提升我国流通业整体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都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四是加快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和内外贸一体化进程。跨境电商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扩大消费和吸引海外消费回流的重要途径。随着制度和环境的日益完善,跨境电商对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和贸易一体化的促进作用也将更加凸显。

五是促进了城乡和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借助“互联网+流通”创新,特别是导入电子商务等新商业模式,改善了城乡和区域在流通领域长期存在的不均衡。不仅有效拉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消费需求,而且还增强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动力,从而带动不同区域和城乡协调、均衡发展。

六是促进流通领域供给侧改革。“互联网+”具有突出的跨界和融合特点,其创新日新月异,窗口期很短。同时,与制造业相比,流通领域创新特别是服务消费领域创新,对信用、法规标准、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等有较高的要求,这将对政府监管、治理体系、法治环境和贸易规则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扁平、专业、宽松和快速的监管体系和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企业和市场的创新及发展诉求,将倒逼制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促进深化流通领域改革,进一步对接国际商业规则,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内对外开放,进而促进我国流通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顺利推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