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量:持续增长看暖意
交通部数据显示,4月份,全社会完成营业性货运量39.4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公路货运量增长9.3%,水路货运量增长8.7%;快递业务量完成29.8亿件,同比增长25.7%。
4月份国内铁路货运量达3.0133亿吨,同比增长15.3%,已是连续第九个月正增长,透露出经济运行向好的积极信号。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透露,4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7亿吨,同比增长6.1%,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外贸吞吐量增长5.0%、内贸吞吐量增长6.6%。
在不少沿海城市,外贸回暖的信号已悄然而至。广州外贸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出口达2110亿元,同比增长38%,进口达1262亿元,同比增长29.5%。本月初,第121届广交会闭幕,累计出口成交达206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
多年来,备受成本、人才、资金等问题困扰的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回暖的大背景下,积极寻求传统外贸模式换代的新路径,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正引领它们寻求新的突破。
就业量:增量分布看信心
一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97%,这是多年来该数据首次降到4%以下。“前4月,就业形势稳定向好,一个重要特点是,就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助理研究员陈彬分析。
4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高于工业增速1.6个百分点,服务业在经济当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据测算,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人数大约比工业多20%左右。陈彬认为,随着网店、微商、网购快递等网络创业就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将大大增强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在专家看来,创业创新热潮涌动,成为引领就业的发动机,与此同时,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更多新的就业机会。以网上购物、网络约车、网上订餐等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极大激发了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
“总体看,供给侧出现了一系列结构优化的积极改变。”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林勇明指出,产业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这主要体现在:经济下行期反而推动了国内行业重组,高效率企业占据了更高市场份额;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单位出口产品附加值率上升等等。他建议,接下来政策的着力点应更多放在防风险、促改革上,以有效的风险管理及深化改革的措施,充分释放经济体内生的增长潜力,使经济发展的实际增速尽量趋近潜在增长率的水平。(记者 冯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