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超:让端午节俗嵌入百姓生活

王文超:让端午节俗嵌入百姓生活

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逐渐形成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生活节奏加快、互联网深度蔓延及新媒体广泛传播,使得传统过节方式正在迅速改变。在端午节成为法定节假日后,许多人选择旅游休闲、放松消遣,以疏缓平日紧张的工作压力。更多人的端午节则离不开互联网——电商购物将粽子快递到家,粽子表情包送去节日问候,线上直播尽说他乡龙舟竞渡,虚拟游戏体验粽子制作过程。人们还能便捷地通过微信页面、动态视频了解端午历史、地方风俗和传说故事。可以说,无论是物质消费条件、知识获取途径,还是节日中的人际互动广度,当下的端午节都可谓多元、富足。

端午节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日渐走向复兴,国家倡导、学者呼吁、百姓关注,让人们越来越重视如何“过”端午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也有家庭内聚性的一面,同时它还有明显的公共性。传统的龙舟制作、龙舟竞渡等活动都离不开家族、邻里、村落及村落联盟等社会组织。

近年来,社区在端午节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城市社区通过举办包粽子、卫生清洁、斗蛋游戏等活动,尝试以节俗文化为工具构建新型社区文化,以增进邻里感情交流、人际互信和社区团结;旅游社区在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的过程中,以端午为媒介,将地方优秀文化“打包”展示,在拉动地方经济的同时大大弘扬了地方文化传统;连一向以学术研究为主要目标的高校,也通过举办学术讲座、读诗会、端午游艺等活动,让大学生逐渐养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自觉践行文化传承者的角色;网络社区作为百姓生活的空间延续,人们通过“晒节日”、送祝福、抢红包等表达节日共享的喜悦,留存自己节俗体验的美好瞬间。

在端午节的文化实践逐步走向回归的同时,我们更有必要深刻理解其节日文化要素的真正内涵,让端午节深度走进生活,避免表面的“狂欢”以及与当代生活的文化疏离。

在诸多节俗要素中,避瘟祛疫是最为古老、影响最深远的核心要素之一。古人将五月初五这一天视为恶日,在家中挂菖蒲、插艾蒿,以及佩戴端午索等,各地风俗不一,共同的民俗心理都是祛疫止恶。同时,这种民俗活动又不局限于端午节这一天,而是走进了生活。像广泛分布于山西各地区的戴端午索,通常是端午当天由长者给幼者佩戴,并系在家中门窗各处,一直到出了五月,长者才将端午索全部取下,系一块馒头,扔在树上,等候鸟儿携走。暂且不谈这里面所蕴含的民间信仰,我们能发现端午索其实是充当了一个“标识物”,时时提醒百姓身处恶月,要注意卫生保健,以平稳过渡。在气温骤升、瓜果上市的五月,原本就是肠道疾病等疫情高发期,我们在继承和重复避瘟祛疫这一端午节俗要素时,除了组织开展卫生清洁、养生保健的“仪式性”行为之外,更要看到传统节俗要素的生活延续性,全方位普及防治肠道等疾病的医疗知识和生活方式,让卫生保健贯穿整个夏季生活。

在养生保健之外,赛龙舟则带有“强健体魄”的意味,事实上,赛龙舟是一项兼具纪念性和竞技性的节俗活动。我们通常只能看到锣鼓喧天、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但龙舟从制作、试水、祭祀到真正竞渡,以及龙舟人的排练,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准备过程。对他们而言,端午赛龙舟更像是生活的一部分。目前,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在倡导走向公共空间的群体活动,但是在仪式化的表演背后,我们更期待人们利用群体活动的准备时段交流情感、增进了解、促进团结。

传统节日不单纯是一种仪式,也不是现代语境和政策倡导下的“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充满理想和期待的生活,是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的体现。让节日文化走进生活,把这种记忆放得久一点,把这种节日内涵放得长一点。

(作者:王文超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