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周熙明:坚定文化自信 培育文化思维

1578979353(1)_副本

周熙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原主任 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如何以文化的方式来思考文化的问题?近年来,党中央特别重视文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对于这些,我们理解到位了吗?实际上,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不是人们眼前边界清晰的存在,而是弥散性地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胞中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我们要知道,谈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改善人的心灵生活的状态。道德、审美、情趣、价值观、信仰是关乎人的生命世界的精神要素,因此我们在讲文化建设时,不能只讲道理,不能像对待物理世界一样用精确的数学计算、严密的逻辑推理,我们要有情、有义、有理,如果离开人之情、人之义、人之信而只说理,那么这样的文化建设的措施往往是无效的。我们在谈文化建设、讨论文化问题时,不能像传播、传授某种客观知识一样,当然我们讲文化也离不开各方面知识,但是我们在讲文化时不能将其还原为某种公式那样的客观知识进行传播、传授。中国古人在讲文化建设时,重点是放在以各种方式唤醒人们原本心中就有的天理和良知,这些都和思维方式相关联,因此,我们谈文化建设、思考文化问题,一定要培育文化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解决问题的不可能是那些导致问题的思维模式。我们如果以非文化的思维方式,比如离开人之情、人之义、人之信,只用冷冰冰的道理去谈文化建设,这不仅不能解决文化问题、推动文化发展,而且会导致文化问题的加重。

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概括:不能用战场思维思考文化问题,不能用工程思维思考文化问题,也不能用纯粹的对待物理世界的科学理性思维思考文化问题。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马中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