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李大钊与陈独秀的联络人,北大学生张国焘经常来往于京沪之间。8月底,陈独秀要他将上海的建党意见转告李大钊,即“上海小组将负责苏、皖、浙等省的组织和发展,希望李大钊从速在北京发动,先组织北京小组,再向山东、山西、河南等省和天津、唐山等城市发展”。李大钊随后复信说,“上海所拟议的要点都是切实可行的,在北京可以依照着发动起来”。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李大钊的办公室正式成立,最初成员只有李大钊、张申府和张国焘三人,由李大钊任书记。在11月底改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时,又有一批先进分子加入,包括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劼、朱务善、李骏、张太雷、李梅羹、宋介等人。
“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星照古今。”这是五四运动和中共创立时期盛传的一首嵌名诗。当陈独秀和李大钊两人几乎同时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那一夜的出行,想起了天边的星辰,想起了星光下的那一道辙痕……
五
那一道辙痕正在延伸,而且将无穷尽地延伸。
李大钊连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大造舆论,指出:“所以我们现在还要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即是社会主义团体。”陈独秀也同时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大声疾呼:“只有以共产党代替政党,才有改造政治底希望。我以为共产党底基础建筑在无产阶级上面,在理论上,自然要好过基础建筑在有产阶级上面用金力造成的政党。”
上海共产党发起组和北京共产党小组相继成立后,全国各地群起响应——
从1920年秋到1921年春,全国及海外先后成立了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旅日、旅法等8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各地早期党组织的相继成立,为正式成立全国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份党内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也应运而生,在黑暗的中国,第一次树起了“共产党”的旗帜,第一次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战斗口号。
六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当1920年2月的那辆骡车还在人们的思路上继续行进时,谁也没有想到,同样的一辆骡车竟会出现在李大钊最后的岁月之中:1927年李大钊被反动军阀绞杀,1933年,北平地下党组织为他举行了公祭,送葬队伍的最前面擎举着一副巨大的挽联,上联是“为革命而奋斗,为革命而牺牲,死固无恨”,下联是“在压迫下生活,在压迫下呻吟,生者何堪”,横批是“李大钊先烈精神不死”!就在公祭后准备下葬时,一辆匆匆驶来的骡车出现在了送葬的七百多人的各界人士面前。这辆骡车进入墓地后,赶车人拉开布帘,从车上抬下了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中华革命领袖李大钊同志之墓”。
这是李大钊一生中的“最后一辆骡车”。但在中国革命的征途上,却没有“最后”,也不可能有“最后”。共产党人的一生可以是短暂的,但把无数个共产党人的短暂的一生连接起来、延续下去,就是长长的征途上的长长的辙痕。
车辚辚、马萧萧,将永远应验着、印证着中国共产党人最最坚定的信念:信仰,永远在路上。
(本版连环画作者罗希贤,选自文汇出版《画说中共“一大”》。)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前前后后(3)
- 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2025-05-20
- 李大钊2024-07-04
- 1924年6月:开辟新局 积蓄力量2024-06-11
- 1923年11月:统一思想 凝心聚力2023-11-07
- 李大钊:创造“第三新文明”2023-03-13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播火者”李大钊2022-08-01
- 李大钊诗中的图强求变2022-05-07
- 纪录片《绝笔》:觉醒年代2022-04-06
- 1922年2月:革命是不可避免的2022-02-17
- 长辛店与伟大建党精神2021-12-14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生日快乐,青春中国
- 【廿四节气·寒露】秋意浓,露凝霜,养生正当时
- “电影+” 加出消费新动能
- 中秋承古韵 明月映团圆
- 国庆中秋喜相连 风清气正共欢庆
- 韩文科:面向“十五五”,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杨英杰: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与世界意义
- 刘颖:“大安全”理念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 【党员课堂】左鹏: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十一”假期|京津冀文旅服务“一盘棋”
精选视频
【中华文明】何以“大一统”?中华文明的历史回答
中华文明丨从“最初的中国”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
划重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核心任务大拆解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