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丹丹:党内政治文化及其生成路径

康丹丹:党内政治文化及其生成路径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党内政治生活突出问题、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

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

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党内政治文化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教育和武装全党,这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重要滋养。党内政治文化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品格,涵养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需要。

革命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红色基因。革命文化包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革命文化深刻地揭示了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文化精神。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承,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红色内涵。中国共产党人要坚守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社会主义特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的特征,是党内政治文化应该遵循的主体内容。

中国共产党党性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特征。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出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和行为等方面与党的宗旨是否一致。政治文化为政治实践提供了文化支持和文化引导,有利于政治生态的净化,有利于激励千百万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不忘根本,为完成党的任务,英勇奋斗,忘我牺牲,开拓进取。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