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站在新的历史阶段把握新常态大逻辑(2)

权衡:站在新的历史阶段把握新常态大逻辑(2)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国目前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稳步提高。

但是,从国内发展阶段来看,尽管目前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制造业虽然实现崛起,但是总体上位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虽然是进出口贸易大国,但贸易增加值比较低,总体上还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虽然是服务贸易大国,但是高附加值、有竞争力的服务贸易比重还不高;经济增速虽然保持中高速,但是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还不高,发展的环境代价和成本较高;尤其是过去持续多年的高增长,主要依靠的是要素驱动,尚需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从国际发展环境来看,我们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还缺乏应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这种现实情况和背景下,中国经济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经济增速出现换挡,进入中高速的阶段,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亟待提升;结构调整与升级转型十分紧迫,产业升级转型与提高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地位任务十分艰巨;各种“不平衡”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原来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比较优势条件发生改变,国内的体制机制也无法顺应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全球投资贸易规则的新要求。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也立足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顺应发展规律变化,体现了未来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发展任务。

总之,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发展层面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和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可以说是国际经济环境调整与国内发展阶段变化的新特征和新要求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作者系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