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星清:努力掌握国际信用评级主导权

黄星清:努力掌握国际信用评级主导权

就在美联储今年第二次加息前夕,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下调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随后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担忧,包括中国股市和人民币汇率在内的亚洲股汇市纷纷动荡。仔细分析穆迪的相关论断,其降低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理由并不充分,分析过程的合理性和专业性明显不足。但作为知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评级之争影响全球金融主导权

纵观一百多年来的世界金融发展史,信用评级体系是体现全球金融主导权和话语权的重要工具。在当今世界的信用评级体系中,美国处于垄断地位。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穆迪、标普和惠誉都在美国,它们不仅获得了在美国资本市场的主导地位,还包揽了世界80%以上的资本市场评级事务,进而垄断了国际资本定价权和国际金融服务话语权,而其他国家的评级机构进入美国市场则困难重重。

相对于美国在世界评级体系中的优势地位,我国的信用评级体系明显弱势,信用评级话语权和主导权严重缺失。全国性信用评级业不发达,业务规模较小,经营状况不理想。外资进入中国评级业的门槛过低,中国评级业遭到美国评级机构的严重渗透。2006年后,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公司开始大肆收购中国的评级公司,并控制了中国三分之二的评级业务。同时,整个社会对掌握信用评级话语权和主导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政出多门,监管成本高,监管效率低;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和社会盲目相信外国评级机构在技术和标准上的权威性。这些情况必须高度重视。

赢得评级主导权迫在眉睫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赢得国际评级体系主导权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一是有利于维护我国金融安全。信用评级是决定金融交易价格的重要工具。境外评级机构掌握我国信用评级主导权后,刻意压低我国的信用级别和企业的真实价值,对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国际形象影响很大。比如,标普将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信用级别都评为“垃圾等级”,使境外投资者能够以较低的入股价格在中国金融市场享受饕餮盛宴,教训深刻。

二是有利于保障我国经济技术信息安全。境外信用评级机构通过渗透我国评级机构,可方便地获取我国政务信息,乃至国家全面的经济和技术信息,从而掌握我国技术发展动态和重大商业机密,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事实上,美国评级机构正在参与越来越多的中国重大债务融资评级,悄然进入我国的经济腹地和特殊性行业(包括国防工业和特种行业),公开获取中国最有价值的政务信息和经济情报。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三是有利于维护我国外汇资产安全。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之一,国家外汇资产安全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现存国际评级格局常常不顾中国的经济和财政及全球影响力的增长前景,降低中国信用等级,严重歪曲中国主权信用的真实状况。同时却给予深陷债务危机的全球最大的债务国——美国以极高的信用等级,使其通过低成本融资和货币贬值堂而皇之地实现从债权国的利益转移。

四是有利于我国取得国际金融市场话语权。当前,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投行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和响应,在推进过程中,信用评级主导权将发挥重要作用。如果一再出现双重标准和恶意操控的信用评级,不仅不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投行相关合作的战略成果,还会严重损害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话语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