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国学经典传递的治世智慧(2)

郭齐勇:国学经典传递的治世智慧(2)

三是扩大社会空间,提倡社会自治

古代村社组织有十、百家,或称邑、里,或称“社”与“村社”。管理公务的领袖,是由选举产生的三老、啬夫等。公共生活在庠、序、校中进行,庠、序、校是议政、集会与活动的场所,以后变成古代的学校。祭社和祭蜡是最热闹的群众性活动。吕大钧、吕大临兄弟建立的“乡约”、范仲淹首创的“义庄”,同是地方性的制度,也同具有以“礼”化“俗”的功能。这些制度都符合“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荀子·儒效》)的观念。

传统中国是儒家式的社会,是小政府、大社会的典型。传统中国的社会管道、中间组织很多,例如以宗族、家族、乡约、义庄、帮会、行会(到近代转化为商、农、工会)等为载体,以民间礼仪、节日与婚丧祭祀活动,村社活动,学校、书院讲学活动,士农工商的交往等为契机,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社会自治、地方自治的。传统中国绝非由政府包打天下,而主要靠血缘性的自然团体及其扩大化的社会各团体来治理社会,这些团体自身就是民间力量,它们也保护了民间社会与民间力量,以及包含家庭在内的私人空间。

四是重视道德教化与民间信仰的培植

儒家强调教化,这并非说教,儒家在人文教化过程中重启发与实践。传统社会里士绅阶层、宗族祠堂在民间教化中起着重大作用,其中包含着儒释道三教与其它民间文化与宗教,乃至民间信仰的作用。传统社会中的民间信仰非常丰富,大多是良性的、正面的。

民间组织与民间自治,士人积极参与及儒学传统所倡导的公共性与公共品德,是现代社会人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性政治的基本内容。公民道德的重建离不开儒家文化的土壤,儒家有人禽之辨、公私义利之辨、君子小人之辨、天理与人欲之辨等内容,并以此美政美俗,这对今天重建官德、整饬吏治腐败有借鉴意义。

(作者为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