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吃苦攀高峰

乐于吃苦攀高峰

摘要:乐于吃苦,才能攀上高峰。现代战争对雷达兵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当好“望远镜”,更要练就“显微镜”的硬功夫。这段时间,我结合岗位实践研究“判定飞行目标机型架数”等课题,虽然有点自讨苦吃,难度也很大,但我相信收获也不小。“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当吃苦成为一种情怀,青年官兵收获的不仅是岗位的成功,还有向上的人生。

■讲述人: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雷达操纵员 刘伟修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是我当新兵时班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后来也是我带新兵时常讲的一句话。

长征路上,不仅有大河险滩、雪山草地,不仅是草根果腹、皮带充饥,更有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史料统计,从瑞金到陕北,平均每公里就有3、4名红军官兵牺牲。

历经苦难,才成就辉煌。我当兵后对长征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最打动我的是革命前辈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雷达兵驻地偏远,或在雪山荒漠,或在高原海岛,常年与寂寞为伍,还要担负战备值班,这种苦只有雷达兵自己体会得到。就拿值班来说,我每天在不足两平方米的雷达方舱至少值班3个小时,耳边是持续的机器轰鸣,眼前是上千个目标信号,一坐就是13年,对身心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和考验。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我想,学学红军将士乐于吃苦的精神,定会有另一番收获。都说值班最枯燥,我就把小小方舱当成战场,把一个个目标当成敌情,有空就琢磨值班的事。每天早上洗漱完,先到雷达站作战值班室,阅读当日战备简报,掌握上级指示、空情参数,值班时将目标与任务对应,让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标识,变为一个个鲜活的飞行器……

时间久了,就入迷了。责任空域就能熟记于心,哪里有杂波,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天气会出现什么样的杂波,基本能够判断,并在值班中得到检验。几年间,我多次第一个发现掌握重大不明空情,为各级查证处置赢得宝贵时间,个人荣立一等功1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全国边海防工作先进个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空军优秀士官标兵,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第21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当选第17届团中央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鼓励吃苦,是为了砥砺直面苦难、战胜苦难的意志。一次参加部队交流活动,有人问我:“你现在成了先进典型,还值班吗?”“当然值,值班是我的主业啊!”我的回答不假思索。说心里话,防空预警任重道远,谁也没有资格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每次外出做报告回来,我当天就参加作战值班。

乐于吃苦,才能攀上高峰。现代战争对雷达兵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当好“望远镜”,更要练就“显微镜”的硬功夫。这段时间,我结合岗位实践研究“判定飞行目标机型架数”等课题,虽然有点自讨苦吃,难度也很大,但我相信收获也不小。“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当吃苦成为一种情怀,青年官兵收获的不仅是岗位的成功,还有向上的人生。

(本报特约记者 张 雷 整理)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