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泽义: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五小五大”(2)

邵泽义: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五小五大”(2)

“小杠杆、大功率”:完善配套措施,催生发展拉力

便捷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特色小镇产业集聚的基础条件,应该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大力加强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大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杠杆效应。根据特色小镇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大力加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健身休闲、体育锻炼、绿化景观、公园、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特色小镇基础设施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发挥杠杆效应,吸引产业、资本和人才。二是大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外溢效应。大力实施信息惠民计划,充分让小镇的各类组织和个人分享信息建设红利。实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力推动网络提速降费,提高宽带普及率,加速实现WIFI全覆盖。加快光纤“进企入户”进程,建设“智慧小镇”。三是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发挥辐射效应。实施交通衔接工程,加强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提高高速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建设立体交通网络,大力建设或衔接市区铁路、高速公路,建设交通延长线,形成各层次交通骨干网络,促进互联互通。加强步行和自行车等慢性交通设施建设,做好慢行交通系统和公共交通系统的衔接。

“小景观、大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挖掘经济潜力

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是特色小镇底蕴。按照突出“功能叠加”、宜居宜业宜游,注重文化植入的原则,保护小镇特色景观资源、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充分运用“小景观”,做好“大经济”。一是构建生态网络,做大“绿色经济”。加大自然生态、湿地资源等的生态养护力度,突出本地生态环境特色。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加大水、大气、环境等保护和修复力度,确保天蓝水清、环境优美。大力在海绵城市、景观绿化、绿色建筑、地下管廊等领域开展研究创新,将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经济”。二是强化环境治理,做大“美丽经济”。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利用溯源倒逼、系统治理的办法,带动特色小镇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大力推动湿地、温泉、绿地、河湖、林地、耕地等资源与旅游业有机结合。遵循风情小镇、景区小镇的要求规划建设特色旅游景区。大力实施“彩化工程”,在小镇主干道或周边种植景观树种和珍贵树种,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三是保护文化遗存,做大“旅游经济”。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历史文化遗存、古村古镇、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的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重点突出历史记忆和乡愁特色,打造历史文化彰显、地域风貌明显、地方特色突出的特色小镇。着力把历史文化资源和观光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集合起来,做强“旅游经济”。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