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军:全面提升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法治化水平
强军必强法,一流的军队必然实行一流的法治。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增强全军法治意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加快实现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依法治军问题非常重视,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包括: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增强全军法治意识,加快实现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以纪律建设为核心,下大力气整肃军纪,坚决克服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弛现象;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重要地位、关键环节、内容要求,极大地丰富拓展了党的依法治军理论。
练兵备战:始终聚焦军队的主责主业
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始终把练兵备战放在强军兴军的核心地位进行强调。他指出: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用是否有利于提高战斗力来衡量和检验各项工作,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聚焦研究打仗、指挥作战这个核心职能;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带动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部队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坚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聚焦保障打赢,加快转型重塑,努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后勤;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把握住我军的根本职能,抓住了强军兴军的“牛鼻子”,把军事斗争准备推进到新高度新阶段。
人才为本:夯实强军兴军的人才支撑
治军之道,要在得人。习近平同志从强军兴军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作出整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按照“两个坚持”“三个注重”“四个反对” 的用人导向,增强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准确性、公信度;深入实施人才强军战略,严格按照军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牢牢扭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大力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和导弹专业技术人才,为完成军事斗争任务提供坚强人才保证;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人才队伍在强军兴军伟大实践中的地位作用,系统回答了新形势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培养大批高素质、敢担当的建军治军骨干提供了科学指导。
军民融合:开拓富国强军相统一的康庄大道
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习近平同志强调:推进强军事业,必须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系统阐述了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路径。他强调:构建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式创新之路,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军事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实现两个体系相互兼容同步发展;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把军民融合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为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破解军事斗争准备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标定了科学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军事辩证法:解决当代中国军事问题的密钥
党在新时期的强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军事领域的生动体现,熔铸了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处处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芒。比如: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增强战略定力;越严格训练越不容易出问题,越消极保安全往往越不安全;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把国家利益作为最高准则和战略底线,决不拿核心利益作交易;始终立足最复杂最困难的情况,着眼应对最严重的事态谋划和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惹事也不怕事,做好应对最坏局面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等等。这些科学辩证的思维方法,蕴含着建军统兵的哲学智慧,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军事领域的鲜活运用,是我们党军事辩证法思想发展的时代结晶。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