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斌: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

黄志斌: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深入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需要各地立足优势,瞄准问题,因地制宜,因势而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科学规划国土空间

造就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环境

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的环境标识应当是国土空间的美丽,亦即环境的美丽。造就美丽环境,就是将祖国大地建设成为天蓝水清、绚丽多彩、物产优特、舒适宜人的美丽家园,显示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质,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积极参与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国土空间格局得到明显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雾霾频发、水土污染等问题依然严重,森林覆盖率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状况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这要求不同区域按照国土空间美丽的内涵规定和国家顶层设计,根据区域自然禀赋和人文底蕴,准确定位主体功能,具体确立环境美丽的内涵和评价体系,统筹规划国土空间的合理综合利用、自然及人文资源优势生态化开发与保护,致力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优化美化。同时,根据《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6-2020年)》等所设立的目标,结合各地实际层层分解和优选细化,科学规划绿色工程项目,遵循艺术设计与绿色设计规律,因地制宜地绿化美化村庄,建设区域、市域和城市绿道以及平原农田、江河防护林和碳汇林,推进山地造林、丘陵增绿、草原保护、滩地兴林,实施石质山地、砾石戈壁、废弃矿山和采矿塌陷区的生态化改造,实现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的大幅提高;在湿地恢复和崩岸治理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加大力度,促使自然湿地和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品质提升。由此彰显各地独特的生态活力,满足特定时空人民群众的需要,进而由点及面、延展升级,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环境。

协同推进“五化”

构建城乡连体循环的绿色经济

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的经济标识应当是绿色经济的高水平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绿色发展新理念。可以说,这既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力发展城乡连体循环的绿色经济。

“十二五”期间,我国力行创新驱动,淘汰落后炼钢、炼铁、水泥、煤炭产能,城乡绿色经济初有所成。但在总体上我国经济的绿色化程度不高,经济运行中资源利用率和环境友好度依然偏低,这些是我国亟待突破的“瓶颈”,需要全国各地立足本地实际,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协同推进“五化”,从如下几个方面发力:

注重科研选题、研发过程、成果应用的绿色取向,提高绿色科技成果的产出;重视成功经验的总结提高,壮大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力行企业绿色产品的研发与产销,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升级;紧抓国家和地方各级各类高新区、研究院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新能源、高端装备与材料、智能制造、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创建绿色供应链,培育我国现代绿色服务业;统筹城乡生态产业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连体循环的绿色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绿色经济比重和竞争力的不断上升。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