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摘要: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历来是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乃至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通过道德感化人、教育人,进行心理改造,使人心向上向善。

话语出处: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学习札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调整的行为规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法治和德治的辩证关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与道德的理论,科学阐明了新形势下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和重要途径。

古往今来,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不可偏废。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的自觉践行离不开法律约束。法律难以规范的领域,道德可以发挥作用;道德无力约束的行为,法律可以践行惩戒。只有建立在坚固道德基石上的法治,才真正坚如磐石、牢不可摧,才有深厚的正当性和道义基础,才能赢得民众内心的服从和拥护。也只有坚强和可靠的法治保障,道德的教化、引导、约束、调节功能才能真正实现,否则再美好的道德也将不堪一击。因此,治国理政,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德治和法治的思想和实践贯穿历朝历代,德法合治成为中华政治文明的优良传统。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为政以德”,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汉代,董仲舒提出“阳为德,阴为刑”,治国应当“大德而小刑”。到了唐朝,当政者一方面通过“贞观修礼”推行德治,一方面制定严密的《唐律》推行法治。正是因为礼法并举、德法合治,才出现了汉唐时期的盛世。相反,单纯依靠德治的周朝,最终因礼崩乐坏而天下大乱;单纯依靠法治的秦朝,最终因暴政导致二世而亡。历史证明,只有德法并重、德法合治,国家才能治理好。而单靠德治或单靠法治,都难以把国家治理好。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唯有“法”才能安天下。法是什么?说到底,法就是规则、是限制、是契约、是公正。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法令行则国家治,法令弛则国家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可以说,没有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野蛮就失去缰绳,文明将无处依托,天下就会出现大乱。现在,我们党是在一个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13亿多人口的大国执政,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要保证国家统一、政令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唯有如此,才能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唯有“德”才能润人心。如果说法律就像影子一样紧紧跟随着身体,那么道德却能直入人心、直抵灵魂深处。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历来是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乃至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通过道德感化人、教育人,进行心理改造,使人心向上向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从而达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道德不倡,天下不宁。”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倡导和努力形成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增加正能量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使整个社会正气充盈、人心大顺、和谐安定。(李辉卫)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