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创新道路的生命力所在(2)

中国特色创新道路的生命力所在(2)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更多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通过并购、合作方式等获得创新资源和新的知识,使中国式创新的国际背景更为深厚,也就更容易得到国际关注与认同。

丰富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国家国情不同,所处发展阶段各异,决定了创新的模式和路径不尽相同,这正是中国特色创新道路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中国式创新存在的逻辑。如何深化拓展中国式创新的认知与实践,对丰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对接新发展理念与全面创新,拓展对中国式创新的认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的全面创新将主导中国式创新的方向,并与全面创新在多层面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可见,全面创新包括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多种创新形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深化落实,为全面拓展中国式创新的认知提供了方向。例如绿色发展理念将使绿色创新更关注集约、包容、循环等领域,以解决中国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从而体现中国式创新的独特绿色价值观。未来中国式创新将更加关注文化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为人民共享创新成果、改善全民福祉提供更好的支撑。

深化全面创新改革,为中国式创新实践提供制度保障。为何政府主导高铁领域的创新可以成功,而主导汽车领域的创新却步履维艰,主要因素还是体制机制制约。创新是一个经济过程,既涉及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相互交织,也涉及其他领域的改革;既是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更是生产关系的不断调适过程,所以要在全面改革和全面创新的结合上下功夫,需要多环节协同推进。即使同是所谓的基于工程技术的创新的产业领域,行业的市场属性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中国式的全面创新,需要全面创新改革的坚强支持,需要从政府放管服、创新政策、创新文化、产权保护、创新体制、金融体系、产业集群等全方位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激励创新的制度体系和优良的创新环境。

多种创新模式的强优补短,为中国式创新提供更多实践经验。随着中国发展阶段的升级,中国经济处在“新常态”条件下,中国式创新也必然会随之升级转换。第一,在基于科学的创新方面,要虚心向美欧学习借鉴基础性科学研究体制的长处,从整体上逐步加大这一模式创新的比重,以支撑起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包括加大经费投入、涌现出更多突破性、颠覆性原创成果、原创产业。要强化社会对基础性科学发展的多种价值认知,去除创新中的短视、纯功利性价值观。第二,在工程技术的创新方面,需要强化市场的作用,提高创新的整体效率,特别是在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领域、在军工领域等都需要更多引入市场的力量,目前大力推进的军民融合战略无疑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了一大步。第三,在客户需求的创新方面,要不断关注新的人口政策变化带来的创新机会。人口结构因素(如老龄化)、二胎政策引起的新断层因素都将对中国的产业如养老与大健康等产业、人力资源供给变化产生深刻影响。第四,在效率驱动的创新方面,要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的技术变革对产品生产、服务流程、服务手段改进等带来的深刻影响,要与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商业模式的创新紧密结合,进一步强化效率提升带来的创新优势。第五,在商业模式的创新方面,各级政府要对新生的商业模式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等待,同时在新商业模式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与时俱进,不拘泥于过去的经验。要大力发展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商业模式创新密切相关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为持续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创新源泉和技术动力。第六,在系统化的创新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国式整体思维观的优势,增强全面思维、集成创新、系统经营、构建网络、建立生态、合作共享等新观念,重视战略谋划、跨界运作、系统实施、动态改进。基于系统的创新可选择类似健康中国建设等涉及多目标、多因素、多投资主体、多产业领域、多技术支撑的领域积极探索,积累经验。

开放创新,取长补短,是中国式创新更深更好融入国际的必然选择。在世界创新国家的大家庭中,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取长补短中不断丰富中国式创新的内涵,是中国式创新应当具有的胸怀。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变中,德国工业4.0值得学习借鉴。在“双创型”新经济发展中,美国、以色列的许多经验也值得认真借鉴。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等创新要素的流动不仅明显加快,且跨界、跨国的流动基本没有大的障碍,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一定是开放的系统。

过去中国开放创新主要得益于引进来,在合资合作中消化吸收,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为自主创新打下了较好产业基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更多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通过并购、合作方式等获得创新资源和新的知识,使中国式创新的国际背景更为深厚,也就更容易得到国际关注与认同。(李春成)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